肝细胞性黄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hepatocellular jaundice

由于肝细胞病变,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致有相当量的非结合胆红素(UCB)潴留于血中,而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将非结合胆红素(UCB)转变为结合胆红素(CB),同时因肝细胞损害和肝小叶结构破坏,致使结合胆红素(CB)不能正常地排入细小胆管而反流入血,结果发生黄疸,其中以结合胆红素(CB)增高为主。亦可因肝细胞肿胀,汇管自渗出性病变与水肿以及削胆管内的胆栓形成使胆汁排泄受阻,而返流进入血循环中,致血中结合胆红素(CB)增加而出现黄疸。

【临床表现及诊断】

1.肝病本身表现如急性肝炎者,可有发热、乏力、纳差、肝区痛等表现;慢性肝病者,可有肝掌、蜘蛛痣、脾脏肿大或腹水等。

2.皮肤和巩膜呈浅黄至金黄色,皮肤有时有瘙痒。

3.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其中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4.尿中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常增加,同样粪中尿胆原含量可正常、减少或缺如。

5.肝功能试验根据不同肝病可出现下列某些试验异常:①转氨酶升高;②凝血酶原时间异常;③严重肝病时,也可出现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碱酯酶活力下降等;④伴有肝内瘀胆时,碱性磷酸酶可升高;⑤血清白蛋白下降。

6.免疫学检查

7.肝脏活组织检查对弥漫性肝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除光镜检查外还可行电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免疫荧光等检查,有利于肝病的诊断。

【病理病因】

各种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以及其他原因如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可因肝细胞广泛受损而引起黄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