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捕厅·北捕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清代,南京城内设有两个专门从事缉捕工作的衙署:南捕通判衙署(简称南捕厅)、北捕通判衙署(简称北捕厅)。

南捕厅主要负责辖区内陆上的缉捕工作。其旧址地名相沿至今。据1984年出版的《南京市地名录》上“南捕厅”条目载:“东起府西街(今为中山南路),西接绫庄巷,相传清朝南捕通判居此,故名。”

此处原先的建筑物毁于太平天国年间战火,1872年仍在原址重建。清末实行新政,设立警察局取代捕厅工作后,南捕厅旧址房屋曾作为钟英中学校舍,几经改造,至抗战前已荡然无存。著名的甘熙故居就坐落在南捕厅。现在,该故居抢救一期工程已竣工,并向市民开放,让人们领略昔日甘家大院的风光以及晚清时期南京民间的旧闻轶事。

北捕厅,主要负责辖区内水上缉捕工作。其旧址,据《嘉庆江宁府志》记载:“北捕通判署在府北土街口(今中山东路、洪武路口的旧称),即芦政公署(今南京市体育局)。”

芦政公署建筑毁于太平天国年间战火,也是1872年在其原址重建。1911年辛亥革命后,北捕厅旧址房屋曾为民国政府机关使用,1927年左右,拓建中山东路时,其地面建筑全部拆毁无存。

最近,南京有几家媒体发布消息说:在南京市体育局工地,发现有江宁织造府织造局工厂遗址。但经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并对出土的木桩测定,证实是清代晚期建筑的基础木桩遗物,并非江宁织造局工厂旧址。

笔者也认为,该工地出土的建筑地基木桩,可能是北捕厅房屋建筑的地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