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6式75mm驮载榴弹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发展过程:

美军 20 年代研制的榴弹炮,后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二战后命名为 M116 式 75 毫米驮载榴炮。台湾军队引进后,主要用于为步兵山地作战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性能特点:

①全重仅 653 公斤,可分解成 9 大部分进行空投,也可分解成 8 大件由骡马驮运,特别适合于远距离机动和复杂地形条件下机动。

②火炮配件标准化程度高,便于维护、维修。

③操作简便,行军状态和战斗状态转换快速。

基本数据:

口径 75 毫米

初速 ( 榴弹 ) 381 米/秒

最大射程 8790 米 ( 有效 7500 米 )

最大射速 6 发/分钟

持续射速 3 发/分钟

身管长 1195 毫米

炮闩类型 横楔式

高低射界 -5 °~ +45 °

方向射界 6 °

配用弹种 榴弹;破甲弹;发烟弹

M48 式榴弹弹丸重 8.28 千克

行军状态长 3658 毫米

行军状态宽 1194 毫米

行军状态高 940 毫米

运动方式 4 × 4 吉普车牵引或骡马驮运

全重 653 千克

炮班人数 5

该炮发射榴弹、破甲弹和发烟弹。除 M66 式破甲弹采用定装式外, M48 式榴弹和 M64 式发烟弹均为半定装式炮弹。 M66 式破甲弹弹丸重 7.1 千克,初速 304 米/秒。

识别特征:

①身管极短 , 无炮口装置 , 炮架及大架均开有减重圆孔 , 大架略带弓形。

②炮身上方有一配重盖板。

③无防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