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萨科拉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建造背景】

1918年,英国皇家海军卡文迪许级(Cavendish)巡洋舰服役,其强大的战斗力远超当时其他国家的同级舰。震惊之下,美海军要求未来的重型巡洋舰战斗力不低于卡文迪许级。日本海军的威胁也在逐渐增强,而在广阔的太平洋作战要求很高的作战半径。1922年华盛顿条约的签订,更是促成了一大批装备8英寸主炮重巡的出现。1925年3月,通过一系列苛刻的减重方案,美国完成了一型装备10门8寸主炮的重巡设计,最终命名为彭萨科拉级。

彭萨科拉级巡洋舰是美国海军条约型系列设计的首级。它的服役主要对付日本刚服役的重型巡洋舰(古鹰级),是当时在火力、防御、动力上与日军重巡洋舰相抗衡的唯一重型巡洋舰。主炮口径并无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最高限制203mm,火炮安装方式也是与众不同,A和Y炮塔是双联装,而B和X炮塔是三联装,总共10门203mm主炮,这刚好不超过条约限制的数量。副炮安装了当时美军标准式单联装高平两用127mm口径炮,该炮可以高射防空,但是可惜的是该炮射速很低,不能应付日后的激烈的战斗。设计时节省出250吨重量可用于提高装甲防护力。在这250吨装甲的使用上引发了一场讨论,结果是将其用于弹药库的防护。最终的装甲防护方案包括4英寸的前弹药舱水线防护带,3英寸主机防护带,一直延续到水线下5英尺。然而后弹药舱无任何外部装甲保护,使全舰的装甲重量只占总排水量的6%,水平防御方面非常差,只能抵挡127mm火炮近距离的射击,因此该级只建成2艘。该级还安载有水上侦察机,共有2架水上飞机和2台飞机弹射器。

【战斗历程】

作为开战时的主力重巡洋舰,本级舰伴随航母编队参加了多数的著名战役。其中最著名的当时隶属北太平洋舰队的盐湖城号参加的科曼多斯岛海战以及瓜岛周围的多次海战,美军屡屡以劣势兵力力挫日军,且未受到过分损失,赢得了太平洋战争的一些关键性胜利。

两艘本级舰并排停靠在码头,两座前主炮的炮管数不一致

性能诸元

排 水 量 9,242吨(标准)/11,696吨(满载)

主炮 三联装203mm×2,双联装203mm×2

副炮 127mm单装×4

防空武器 40mm×24,20mm×28

鱼雷 无

雷达 SG/SC MK3/8

尺寸 长178.51米,宽19.89米,吃水5.93米

功率 107,000马力

续 航 力 10,000海里/15节

航速 32.5节

载机 2架,2部弹射器

舰员 631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