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尧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尚书》篇目之一,记载了唐尧的功德、言行,是研究上古帝王唐尧的重要资料。

尧和舜,相传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著名首领。尧名放勋,属陶唐氏,又称唐尧。舜名重华,属有虞氏,又称虞舜。典是书名,《说文》解为五帝之书。本篇是记叙尧舜事迹的书,名叫《帝典》,举偏以概全,又称《尧典》。本篇开始有“曰若稽古”四字,这就表明它是后代史官所追记,成书的年代不可考了。本篇晚出《孔传》分“慎徽五典”以下为《舜典》,经前人考证,西汉伏生本原是一篇。按“慎徽五典”与上文“帝曰钦哉”文意紧密相承,不当割裂,应当依据伏生本。本篇可分七大段。第一段颂扬尧的品德和功绩;第二段说明尧制定历法节令的情况;第三段说明尧选拔官吏的情况;第四段叙述尧提拔虞舜代替自己的经过,第五段叙述舜在摄政期间的功绩;第六段记叙舜任用百官的情况;第七段赞美舜毕生为国鞠躬尽瘁而死。本篇记录了尧舜二帝的重要政绩,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后期政治和思想的重要文献。

尧典

【题解】

尧,相传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著名的氏族首领,名叫放勋,属于陶唐氏,所以又称唐尧。“典”,《说文》解释为“大册”,是“五帝之书”。本篇是后代史官追叙尧事迹的史书,成书年代不可考,大约在周初秦汉之间。

《尧典》记叙的禅让帝位、公开议定百官以及用东西南北四方与春夏秋冬四时相配等,为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政治制度和古代思想、习惯提供了值得注意的资料。

西汉伏生所传今文《尚书》的《尧典》包括了下一篇《舜典》,今依古文《尚书》分为两篇。

【题外话】

尧这个时期大概在公元4000年前,这个误差比较大,仅做参考,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社会初期。五帝,这里的帝还不是皇帝的意思,此时尚未形成国家。

尧他只是一个大部落的首领,他所领导的部落实力强于周边其他部落,被其他部落推为“共主”。

为什么这些部落会联合一起来呢?为什么会产生“共主”这一职位呢?

这个原因是很复杂的,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外患,导致诸部落联合,联合后总得有人领导这一联盟吧,所以产生了共主这一个职位。

这个外患,主要是来自东夷族还有一些其他古民族,总之不平静。东夷,这个民族已经融入华夏,因此大家对这个古民族比较陌生了。在中原地区的部落,叫华夏。(你我的DNA中,都含有东夷族优秀的基因哦。)

部落联合,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提到黄帝,大家就会想到蚩尤。蚩尤他就是东夷的首领,也是东夷各部落的共主,与黄帝领导的华夏诸部落争夺中原地区,最后兵败身亡。东夷族虽败,但没有因此消失,依旧威胁着华夏各部落。在这种情况下,华夏部落只能保持联合,不能散伙,不然就会被东夷击败。所以,共主这一个职位就一直保留下来,直到夏朝建立,才被“王”这个职位所取代。(说到这,又多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夏这个朝代。这个问题,我在下面的章节中再加以解释。)

东夷自黄帝到商朝,一直是华夏最大敌对民族,也是非常强大。出过很多名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蚩尤、共工、后羿等人。历史上的共工可不是十二祖巫之一的水神,套用现在的话,他是一位水利专家。

这里主要说一下后羿这个人,在历史上有两位后羿,此处指的是最早的那位,也就是射日的那位。他是与尧同一时代的人物,和神话中一样他善射箭,不过对于东夷族来说,他绝对不是一位英雄,相反是一个叛徒。当然,后羿对我们华夏民族来说,他是英雄。

不知道什么原因,后羿接受尧的资助,成为了华夏一方,偷偷潜回东夷地区(今山东),先后射杀凿齿一族、九婴族、大风族、修蛇、封豨、猰貐、十日部落首领,成功的阻止了东夷一族联合。这件事被后人改为后羿射日,并把夏朝的嫦娥嫁给了尧时的后羿。

关于尧的事迹,大家直到的很多,我就不多说了。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注释】

聪明:《孔疏》:“听远为聪,见微为明。”“以耳目之闻见,喻圣人之智慧,兼知天下之事。”聪明的意思与现代不同,不是指智力强与智慧无关。它指视觉听觉灵敏。

文:郑玄、马融都认为“经纬天地谓之文”,这里是治理天下的意思。

思:郑玄说:“虑事通敏谓之思。”意思是果断,有计谋。

宅:《尚书正读》:宅,宅而有之也。拥有、充满的意思。

逊:《孔传》:逊,遁也。退避的意思。

【译文】

从前唐尧称帝的时候,耳聪目明,治理天下有计谋,他的光辉充满天下。后来,他打算把帝位禅让给虞舜。史官根据这些情况写作了《尧典》。

(以上是序。)

【题外话】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经学大师,注释古文《尚书》,流传至今。

马融(79-166),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他也注释古文《尚书》,不过没有流传下来,只有在其人古籍中留下只字片语。

译文中的史官,不是指尧时的史官,指的的后世的史官。

舜,他是东夷人,而尧将华夏共主之位,禅让于敌对的东夷人,这就耐人寻味了。很有可能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去分化、拉拢一部分亲华夏的东夷人。也有可能舜夺尧之位。大家接着往下看,就会找到答案。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注释】

曰若:又写作越落、粤落,常用在追叙往事的开端。若,《尚书正义》解释为:顺。

稽:考察。

勋:《孔疏》中解释为“功”。

放勋:马融云:“放勋,尧名。”皇甫谧同。

钦:郑玄说:敬事节用谓之钦。意思是处事敬慎并且节约用度。

钦明文思安安:马融云:“威仪表备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经纬天地谓之文,道德纯备谓之思。”

明:明察。

安安:温和,宽容。“安安”通“晏晏”,《尔雅·释训》:“晏晏,温和也。”

允:的确。《说文》:允,信也。

恭:恭谨。郑玄说:不懈于位曰恭。

克:能够。

让:让贤。郑玄说:推贤尚善曰让。

被:覆盖。

四表:四方以外的地方。

格:到达。《孔传》:格,至也。

俊:才智超过一般人。《说文》:俊,才千人也。

俊德:郑玄云:“‘俊德’,贤才兼人者。”

九族:《孔疏》:上至高祖,下及玄孙,是为九族。即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一般采用前说。

平:分辨。《史记·五帝本纪》作“便”,《史记索隐》作“辩”,《后汉书·刘恺传》引作“辨”,郑玄注:“辨,别也。”

章:彰明。

百姓:即百生。《孔疏》:百姓谓百官族姓。

万邦:众氏族。

黎:众。

于:《尚书核诂》引高晋生说,“于”相当“以”。

时:善。

雍:和睦。

【译文】

查考往事,尧帝名叫放勋,他处理政务敬慎节俭,明朝四方,善于治理天下,思虑通达,宽容温和,他确实对人恭敬,能够让贤,他的光辉普照四方,至于上下。他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部落协调和顺,天下众人从此也就友好和睦了。

(以上是第一段,颂扬尧帝的功德。)

【题外话】

这一段里面,有一些与历史不符。“官”在尧舜时期,还没有正式出现,没有建立国家,所以不存在百官,但是存在一些管理阶层。说他们是官,这不太正确。

《孔疏》:唐朝初年孔颖达作《左传正义》来解释晋朝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简称为“孔疏”。疏,对旧注作解释和发挥(凡是解释经的叫“注”)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献给汉安帝)。《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 补:司马贞,字子正,唐河内(今沁阳)人。开元中官至朝散大夫,宏文馆学士,主管编纂、撰述和起草诏令等。唐代著名的史学家,著《史记索隐》三十卷,世号“小司马”。

《尚书核诂》由民国时期杨筠如著。

《孔传》孔安国所撰。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注释】

羲和:羲氏、和氏,相传都是重黎的后代,世掌天地四时之官。马融说:羲氏掌天官,和氏掌地官,四子掌四时。

若:顺从,遵循。

昊:广大。

历:《尔雅·释诂》:历,数也。推算的意思。

象:《楚辞》王逸注:象,法也。这里是取法的意思。

人时:《史记》、《汉书》、《大传》及郑玄都作“民时”,唐天宝三年卫包为避讳唐太宗改为“人时”。

宅:居住。《尔雅·释言》:宅,居也。

嵎夷:地名,在东海滨。

旸谷:传说中日出的地方。《说文》:“旸,日出也。”一作汤谷。《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汤谷。”

寅:恭敬。《孔疏》:“寅,敬。”

宾:《史记·五帝本纪》作“道”,通“导”。《孔疏》:“宾者,主行导引,故宾为导也。”

平秩:辨别测定。《尚书核诂》:“秩,察也。《释训》:‘秩秩,清也。’《释言》:‘察,清也。“是秩察谊同。”

作:《广雅·释诂》:“作,始也。”

日中:昼夜长短相等,指春分这一天。

星鸟:星名。南方朱雀七宿在天呈鸟形,因此称星鸟。

殷:正,定准。

仲: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每季中间的那一个月称仲。

厥:其。

析:分开。

孳尾:生育繁衍。《孔传》:“乳化曰孳,交接曰尾。”

交:古代的地名,指交趾。《墨子·节用篇》、《韩非子·十过篇》都有“尧治天下,南抚交趾。”

讹:运动,运行。《诗·小雅·无羊》:“或寝或讹。”《毛传》:“讹,动也。”

致:到来。《说文》:“致,送诣也。”致兼有迎送两个相反的意思。《汉书·五帝纪》:“存问致赐。”颜师古注:“致,送至也。”

永:长。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

星火:即火星。东方青龙七宿之一,夏至这一天的黄昏出现在南方。

因:《尚书集注音疏》:“因,就也。就之言就高也。《月令》:‘仲夏可以居高明。’”意思是就高地而居。

希革:希,通“稀”。革,通“革羽(这是一个字,字库中无此字,故打成二字。)”《玉篇》:“革羽,羽也。”希革九十羽毛稀疏。郑玄说:“夏时鸟兽毛疏皮见。”

寅:恭敬。

饯:饯行,送行。

纳日:入日,落日。

西成:太阳西落的时刻。《尚书易解》:“成,终也。”

宵中:昼夜长短相等,指秋分这一天。

星虚:星名,北方玄武七宿之一。

夷:平。这里指回到平地居住。

毨:《玉篇》:“毨,毛更生也。”

幽都:即幽州。都与州古音相近。

在:《尔雅·释诂》:“在,察也。”

朔:北方。

易:改易。这里指运行。

日短:白昼时间短。

星昴:昴,星名,西方白虎七宿之一。

隩:通“奥”。《尔雅·释宫》音义引《尚书》、《说文》:“奥,室也。”《后汉书·梁冀传》注:“奥,深室也。”

氄:柔软细毛。

期:一周年。

有:通“又”。

以闰月定四时: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需时二十九天多。一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共计三百五十四天,比一年的实际天数少十一天多,因此必须安排闰月补足,否则四时错乱。

允:《经义述闻》:“允,犹用也。”

厘:治。

百工:百官。

庶:众。

熙:《尔雅·释诂》:“熙,兴也。”

【译文】

于是命令羲氏和和氏,严肃谨慎的遵循天数,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出历法,把天时节令告诉人们。分头命令羲仲,居住在东方的汤谷,恭敬的迎接日出,辨别测定太阳东升的时刻。昼夜长短相等,南方朱雀七宿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这一天定为春分。这时,人们分散在田野,鸟兽开始生育繁殖。又命令羲叔,居住在南方的交趾,辨别测定太阳往南运行的情况,恭敬的迎接太阳向南回来,白昼时间最长,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火星,黄昏时出现在南方,这一天定为夏至。这时,人们住在高处,鸟兽的羽毛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方的昧谷,恭敬的送别落日,辨别测定太阳西落的时刻。昼夜长短相等,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虚星黄昏时出现在天的南方,这一天定为秋分。这时,人们又回到平地上居住,鸟兽换生新毛。又命令和叔,居住在北方的幽都,辨别观察太阳往北运行情况。白昼时间最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星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这一天定为冬至。这时,人们居住在室内,鸟兽长出柔软的细毛。尧说:“你们羲氏与和氏,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天,要用加闰月的办法确定春夏秋冬四季来成岁。由此规定百官的职守,各种事情就都兴起了。”

(以上是第二段,介绍尧制定历法节令的情况。)

【题外话】

这套历法属于传说,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明有这历法,比埃及人晚出了一千多年。

这里提到人在不同的季节,住不同的地方。那么我们来谈一下,尧舜时期的住房问题。

常见的是坑屋,好一点的是立屋,最古老的是鸟巢式屋子(树屋)。

所谓坑屋,就是在地上挖个坑,然后支几根柱子,在柱子上盖起像蘑菇一样半个屋顶。一到下雨天,上边漏雨,下边又潮,虽然可以用火把或者等太阳出来,把地面弄硬弄干,但人呆在坑里,总是不舒服。后来人们把茅盖做成全圆形的,上边再涂草泥以防雨水,再加个四壁,整体就像个粮屯。也有四面锥体仿佛金字塔的。但都是半地穴式的,所以都算是坑屋,而且很小,一般十平方米上下,最多容纳二三人。这种房子是有使用年限的,茅草会不断霉烂,需要年复一年加铺新草。新草越加越厚,一旦草顶倒塌,一个房子就算完了。

住这样房子的人,的确是要根据不同季节,换不同的地方居住。特别是,尧时洪水泛滥,雨量一多的时候,地处就成立湖泽,不住到高地是不行的。

下面来说一下“立屋”。这立屋是相对于坑屋而言,它建立在平地之上,建起来比坑屋麻烦。

首先,平好地基,铺垫以干燥的草泥。地基四周挖槽,以便未来槽上起墙。

接下来,开始杀人(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开始出现人牲),把人杀死后,尸体埋在墙基的槽下面。据说,有人在下面托着墙,墙不怕狂风洪水。如果投资者阔气的话,厅下方也杀埋一个。这些被杀的人都是部族冲突的俘虏,或者部族内部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觉得住在房子下比住在屋子里好,保护一家人的平安,值得。而杀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向土地神交纳贿赂,换取该地皮的使用权。不然,针对地面违章建筑,土地神会用地震、地陷、发大水等手段表示不满。

第三步,在地基的四个边槽里竖立木柱,大木柱间距是一米三根,中间还有小木柱,都是支撑房顶用的。木柱之间填芦苇,再绑若干根横木条(以藤条捆扎),使得整个墙壁固结在一起。这种木骨墙不结实,也就不负责承重,只起到遮蔽风雨和分割房间的作用。承载屋顶重量的是墙体里的那几根大柱子。这种建筑理念在中国后来的历史时代一直被继承着。

第四步,再杀人。把人头削掉皮,洗洗干净,念完咒以后,这个美丽的脑壳可以塞在墙壁里。

第五步,把“草拌泥”抹在木柱、芦苇做成的墙骨上,使它成为一面泥墙。注意把人头也抹进去。再用沙浆抹出光滑美丽的墙面皮。

第六步,用木架搭建屋顶,呈四角攒尖的方锥体,也有两面坡或三四面坡的。

第七步,屋顶加“草拌泥”,防雨水。(这个时代还没有瓦)。

第八步,屋檐往外伸出很长,也需要什么东西支着,所以往往再在屋外设一圈柱子,以支撑屋檐,檐下形成滴水的檐廊。

第九步,内部装修。先用粘土、陶粒、料礓石烧制成古代“水泥”,这“水泥”见水就会变成胶结状。把它铺在地上,坚硬平整,色泽光亮,呈青黑色,是古代地板。

最后第二步,再用木骨泥墙把房子里隔出客厅和小室。一般“前堂后室”:进门是大客厅,常在一百五十平米甚至更大,叫做“堂”。穿过这个“堂”,后边是三四个卧室。客厅(堂)的左右两边还有小屋子。整个房子最大合计三百多平米,每间小室里边放上罐、钵、盆、壶、杯、盖、碗、瓮和陶纺轮,有的时候,还有高出地面半米的实心土床。有的小室不预备住人,是储藏室,粮食装在瓮里,石弹丸和石铲、石斧、石刀放在墙根,这是打猎和耕种用的。弓箭挂在柱子上。

最后,再选一个小室做厨房,造方形灶台一到三个,以及挡火的短墙——这是厨房装修。

这立屋是有钱人、有身份人住的地方,普通人只能住坑屋。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放齐曰:“胤子朱启明。”

帝曰:“吁!嚚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

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

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佥曰:“於!鲧哉。”

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注释】

畴:《尔雅·释诂》:“畴,谁也。”

咨:句中语气助词。

若:顺。

登庸:升用。马融说:“羲和为卿官,尧之末年皆以老死,庶绩多阙,故求贤顺四时之职,欲用以代羲和。”

放齐:人名,尧帝的臣。

胤:后嗣。

朱:尧帝的儿子丹朱。

启明:开明,指明白政事。

嚚: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

讼:《说文》:“争也。”

若:善。

采:事。“采”与“事”通。

欢兜:尧帝的臣,四凶之一。

都:语气词,表示赞美语气。

共工:尧帝的臣,四凶之一。

方:通“旁”,普遍的意思。

鸠:通“纠”,聚集的意思。

僝:马融说:“具也。”

静言:“静”又写作“靖”。静言就是巧言。《汉书·翟义传》:“静言令色”即《论语·学而》的“巧言令色”。

象恭:外表好像恭敬。

滔:通“慆”,怠慢的意思。《诗·大雅·荡》:“天降滔德,女兴是力。”《毛传》:“滔,慢也。”

汤汤:水流动的样子。

割:通“害”。

荡荡:广大的样子。

怀:包围。

襄:上。

浩浩:水势远大的样子。

滔天:高浪接天,夸张的形容波浪的高大。

俾:使。

乂:治理。

鲧:人名,尧帝的大臣,夏舜的父亲。

咈:违背的意思。

方命:郑玄说:“方,放。谓放弃教命。”

圮:毁坏。《尔雅·释诂》:“圮,毁也。”

族:族类。

试可乃已:《尚书集注音疏》:“试、已,皆用也。言用之可乃用尔。”

钦:敬。

【译文】

尧帝说:“谁能顺应天时被提升任用呢?”

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很开明。”

尧帝说:“唉,他说话虚妄,又好争辩,可以吗?”

尧帝说:“谁善于处理政务呢?”

欢兜说:“呵呵,共工在广泛聚集人力,已经具有成效了。”

尧帝说:“哼!他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谦,其实对老天也轻慢不敬。”

尧帝说:“哎,四方诸侯之长!滔滔洪水到处危害人们,水势奔腾包围了山岭,淹上高岗,浩浩荡荡,浊浪接天。臣民百姓都在叹息,有能使洪水得到治理的人吗?”

人们都说:“啊!鲧吧!”

尧帝说:“哦,他违背人意,不服从命令,危害族人。”

四方诸侯之长说:“不是这样吧!试试,不行就算了。”

尧帝说:“去吧!鲧!可要谨慎啊!”过了九年,鲧没有取得成效。

(以上是第三段,记叙尧帝审慎的选贤任能的情况。)

【题外话】

鲧治水失败的原因,我们把它归咎于:治水应该疏导,而不应该堵。确实有些不正确。我们现在治理黄河是疏堵并用,筑起堤坝堵住黄河改道,疏通淤泥,加快其流量。

鲧就是采用我们现在使用的治水方案,先是筑起堤坝挡住,从峡谷中流出,进入平坦中原以后就变成一条任性扭动的黄河,它不断改道,到处漫游。从地图上看,它上翻下卷,游徙不定,由于河道浅,它一边游一边随处放水,黄河水冲入平原,夹持着黄河,使它不能乱改道,就没事了。可他没考虑到当时的建筑水平,尧舜时代都是石器工具,没有青铜器,怎能实现这样巨大的工程啊。所以造的堤坝是豆腐渣工程,水一冲就塌了。

我们再看禹是如何治水的。“播为九河,疏川导滞”,用九条河道把黄河泛溢导致的洪水、积水排走。所谓九条河道其实也是虚数,大禹在祖国各地都因势利导,开挖这种排水河。这就是他所谓的疏导,而不是他爹的堵塞。

我们在谈一下,尧的继承人选。

首先是他的儿子丹朱,可惜是个智障人士,智力不达标,属于扶不起的刘阿斗。

接下来就是他的嫡系,欢兜(黄帝后裔)、鲧(颛顼的后代)、共工,这三人是神农氏或者黄帝后裔,和尧帝家族一系的,但三人却是四凶中的三凶,最后被驱逐的边远地区,失去继承的资格。

剩下的人,除了舜之外还有谁?禅让之说,值得推敲,毕竟舜是东夷之族是敌对势力,尧不可能这么轻易的让给他做共主。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

岳曰:“否德忝帝位。”

曰:“明明扬侧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

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帝曰:“钦哉!”

【注释】

庸命:用命,用天命。

巽:履行。《史记·五帝本纪》作“践”,履也。

否:鄙陋。《史记·五帝本纪》作鄙。

忝:辱,不配的意思。

明明:明察贤明的人。前一个“明”,动词,后一个“明”,指贤明的人。

扬:推举。

锡:赐。这里指赐言,意思是提出意见。

鳏:方孝岳《尚书今语》根据《尔雅·释诂》:“鳏,病也。”称舜为“鳏”,意思是疾苦之人。

俞:表示肯定意义的应对副词。《史记·五帝本纪》作“然”。

瞽:瞎子。这里指舜的父亲乐官瞽瞍。

烝烝:厚美。《诗·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毛传》:“烝烝,厚也。”《诗·大雅·文王有声》:“文王烝哉。”《韩诗》:“烝,美也。”

格:至。

奸:邪恶。

女:动词。把女儿嫁给别人。

时:通“是”,代词。这里指舜。

厥:其。

刑:法则。《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毛传》:“刑,法也。”

二女: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

厘:饬,命令。

妫:水名。

汭:河流弯曲的地方。

嫔:妇。这里是嫁人为妇。

【译文】

尧帝说:“四方诸侯之长,我在位七十年,你们谁能顺应天命,取代我的帝位?”

四方诸侯之长说:“我们德行鄙陋,不配取代帝位。”

尧帝说:“可以明察贵戚中的贤良,也可以推举帝位卑微的贤良嘛。”

众人提议说:“在下面有一个穷困的平民百姓,名叫虞舜。”

尧帝说:“是的,我也曾经听说过,这个人怎么样呢?”

四方诸侯之长回答说:“他是乐官瞽瞍的儿子。他的父亲心术不正派,后母说话不忠诚,弟弟傲慢不友好,而舜能同他们和谐相处。他以孝行美德感化他们,又加强自身修养,不流于邪恶。”

尧帝说:“让我试试吧!我要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从我两个女儿那里观察舜的德行。”于是命令两个女儿下到妫水的转弯处,嫁给虞舜。

尧帝说:“严肃谨慎的处理政务吧!”

(以上是第四段,记叙议定和考察帝位继承人的情况。)

【题外话】

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他是出于什么目的?

考察舜,这是明的,也有招揽的意思,可能还有监视舜这个东夷人的目的。当然在这尚书中,是不会明确的提出这一点的。

这《尚书》是儒家编写的,而不是按照历史撰写,大家都知道儒家最利害的事就是搞文字游戏,又注重礼仪尊卑,他们记事写东西,往往喜欢将一些不好的东西,轻轻的一笔带过,好的就浓墨重笔的大写特写。这个例子很多,先说最早一位被丑化的人物,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蚩尤最为暴,莫能伐”。其实蚩尤不暴,他为了管好山东来的移民,制作了五刑,也就是说,他拟定了中国传说中的最早的口头法律。五刑,对打砸抢份子分别给予割鼻子、砍臭脚、脸上刻东西等优厚的待遇。有“法”,代表着文明的进步,但这在后代儒家学者眼中却成了蚩尤“暴”的罪证。蚩尤作五刑,是中国法律的雏形。最为倒霉的人物是纣王,被儒家摸黑得一塌糊涂。这个到商书,我在为纣王平反。

我个人认为尧嫁女,实则尧将女儿娥皇、女英安插在舜身边,作为其耳目。

译文1.查考往事,帝尧名叫放勋,他恭敬节俭,明察四方,善理天下,道德纯备,温和宽容。他忠实不懈,又能让贤,光辉普照四方,思虑至于天地。他能发扬大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其他各族的政事。众族的政事辨明了,又协调万邦诸侯,天下众民因此也就相递变化友好和睦起来。

2.(他)于是命令羲氏与和氏,敬慎地遵循天数,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出历法,敬慎地把天时节令告诉人们。分别命令羲仲,住在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辨别测定太阳东升的时刻。昼夜长短相等,南方朱雀七宿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春时节。这时,人们分散在田野,鸟兽开始生育繁殖。又命令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辨别测定太阳往南运行的情况,恭敬地迎接太阳向南回来。白昼时间最长,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火星黄昏时出现在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夏时节。这时,人们住在高处,鸟兽的羽毛稀疏。又命令和仲,住在西方的昧谷,恭敬地送别落日,辨别测定太阳西落的时刻。昼夜长短相等,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虚星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秋时节。这时,人们又回到平地上居住,鸟兽换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辨别观察太阳往北运行的情况。白昼时间最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星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冬时节。这时,人们住在室内,鸟兽长出了柔软的细毛。尧说:“啊!你们羲氏与和氏啊,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天,要用加闰月的办法确定春夏秋冬四季而成一岁。由此规定百官的事务,许多事情就都兴办起来。”

3.尧帝说:“善治四时之职的是谁啊?我要提升任用他。”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很开明。”尧帝说:“唉!他说话虚妄,又好争辩,可以吗?”尧帝说:“善于处理我们政务的是谁呢?”驩兜说:“啊!共工防救水灾已具有成效啊。”尧帝说:“唉!他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谨,而气焰很高。”尧帝说:“啊!四方诸侯之长!滔滔的洪水普遍危害人们,水势奔腾包围了山岭,淹没了丘陵,浩浩荡荡,弥漫接天。臣民百姓都在叹息,有能使洪水得到治理的吗?”人们都说:“啊!鲧吧。”尧帝说:“唉!他违背人意,不服从命令,危害族人。”四方诸侯之长说:“起用吧!试试可以,就用他。”尧帝说:“去吧,鲧!要谨慎啊!”过了九年,成效不好。

4.尧帝说:“啊!四方诸侯之长!我在位七十年,你们能用我之命,升任我的帝位吧!”四方诸侯之长说:“我们德行鄙陋,不配升任帝位。”尧帝说:“可以明察贵戚,也可以推举地位低微的人。”众人提议说:“在下面有一个穷困的人,名叫虞舜。”尧帝说:“是的,我也听说过,这个人怎么样呢?”四方诸侯之长回答说:“他是乐官瞽叟的儿子。他的父亲心术不正,后母说话不诚,弟弟象傲慢不友好,而舜能同他们和谐相处。因他的孝心醇厚,治理国务不至于坏吧!”尧帝说:“我试试吧!把我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观察舜的德行。”于是命令两个女儿下到妫水湾,嫁给虞舜。尧帝说:“敬慎地处理政务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