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仙客·秋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年代】:元

【作者】:张可久——《迎仙客·秋夜》[中吕]

【内容】

雨乍晴,月笼明,秋香院落砧杵鸣。

二三更,千万声,捣碎离情,不管愁人听。

【作者】:

张可久(1207?—1349?)名小山,一云名伯远,字可久,庆元(今浙江鄞县)人。《录鬼簿》言其曾“以路史转道领官”,又曾任桐庐典史。至元初,年七十余,还作过昆山幕僚。一生不得志,浪迹江湖,足迹遍及湘、赣、闽、皖、苏、浙等地,晚年居杭州。专写散曲,小令尤著,与乔吉齐名,李开先称“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乔梦符小令》)。朱权称其曲“如瑶天笙鹤,清而且丽,华而不艳”,誉为“不羁之材”,“词林之宗匠”(《太和正音谱》)。散曲集有《小山乐府》。现存小令855首、套数九套。

【注释】:

迎仙客:曲牌名。

乍:忽然。

月笼明:月光笼罩着大地,一片澄明。

砧杵:捣衣石和捣衣棒。李白《了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不管”句:谓不问愁人愿不愿听。

【赏析】:

此曲写因秋夜捣衣声而引发的离愁,将捣衣声与“愁人”、“离情”联系起来,别具意境。语意清新,韵律谐和,曲辞通俗,接近民歌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