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会议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它往往伴随着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和消费。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会议特别是国际性会议在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市政建设、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1)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全体~ㄧ厂务~ㄧ工作~。

(2)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ㄧ部长~。

(3)网络用语,指一种软件,能使许多用户参加进去,以半公开书面形式交谈,这种交谈可以是实时的(如在IRC频道中)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如在Usenet新闻组中)。

会议策划组织一、 会前准备

1、确定会议是否必要。能否通过其他方式使会议准备解决的问题更有效地获得解决?

2、确定会议的目的。试图达成什么样的结果?会议准备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准备取得什么的行动方案?

3、准备议事日程。列出与会议目的有关的项目。依重要程度进行项目排序。把有关项目归并为一组。

限定每个项目的商议时间。

4、收集所有与会议所议项目有关的信息。如果太长、太多,将其要点摘录出来。

5、会前将会议议事日程和整理好的文件在与会人中间传阅。

6、根据要讨论的问题限定与会人员。

7、在正式开会之际,查看一下是否有新的信息。如果有,需简要告诉大家。

二、会议期间控制

1、叙述会议的目的。

2、核对并记录与会者。

3、根据议事日程顺序提出每个项目,然后进行讨论,征求有关与会者的意见。

4、给每一个人表述自己意见的机会。

5、控制讨论过程。如果发生与论题无关或深入到不必要的细节上,应及时引导到议题本身。

6、如果讨论变得复杂,出现各种不同的见解时,你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各种观点加以概括。

7、坚持预定的时间,不要拖延。

8、在每个项目讨论结束后加以概括,以便决策或达成结论。

9、在会议结束时,对已取得的结果进行概括。如确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可以推迟到下一次会议。

10、确定下次会议的议题和时间。

三、会后工作

1、在与会和未与会的人中间传阅会议记录。会议记录应准确。会议中所形成的决策要突出承担行动

的责任人姓名、时间及标准。表明下次会议的日期和时间。

2、根据会议,对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

3、会务服务的总结、评估、会议代表的意见反馈及处理。

4、会议资料、领导讲话稿、代表发言稿、新闻报道资料的汇总结书工作及印刷代表通讯录。

5、欢送代表。

四、开会要用到的设备

中控会议系统的定义及原理中控会议系统系统一般由网络子系统、投影显示子系统、音响子系统、监控子系统、会议发言子系统、灯光效果子系统和中央控制子系统等组成。所有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共享数据和控制信息,分散操作,集中控制。使设备操控人员可方便、快捷的实现对所有设备的监视和控制。

在科技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有和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因此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商务谈判、产品演示、来宾会见、政令下达等等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更好的达到目的就需要用我们一贯使用的手段------会议。

中控会议系统正是这样一种集计算机、通讯、自动控制、多媒体、图像、音响等技术于一体的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系统将会议报到、发言、表决、翻译、摄像、音响、显示、网络接入等各自独立的子系统有机地连接成一体,由中央控制计算机根据会议议程协调各子系统工作。为各种大型的国际会议、学术报告会及远程会议等提供最准确、即时的信息和服务。

中控会议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数字及网络技术进行各系统组网,线路上传输的均为数字化信号,不仅大大改善了音质,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而且从根本上消除了一般会议系统存在的干扰、失真、串音及系统不稳定等缺陷。使每一位与会代表均能收听到稳定、纯正的声音。系统的运行及会议的过程都实行全面的控制,而且系统操作及安装也非常简单。、

中控会议系统特点及组成

1.中控会议系统的特点

(1)数字化

系统内部传输的均为数字化信号,与会代表使用的话筒中都采用了“模-数”转化技术。多数单元设备也使用了模-数和数-模的转换器,因此外部模拟设备(如广播、录音、有线或无线的音频设备等)经过音频媒体接口可以直接进入数字系统网络。

(2)模块化

对任何层次要求的会议,都可以通过模块化选择符合要求的设备搭配来组成相应的系统。对已建立的系统,也可以加入更多的多媒体设备,通过电脑软件实行控制,使系统进一步扩展。

2.中控会议系统组成

中控会议系统可以由中央控制子系统、多媒体投影显示子系统、发言及同声传译子系统(即一般意义上的会议系统)、监控报警子系统和网络接入子系统组成。

中控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单元设备组成及功能

1.中央控制子系统

中央控制设备是整个数字会议系统的核心。通过它可以实现自动会议控制,也可以通过电脑操纵,实现更复杂的会议管理。中央控制设备主要对发言设备、同声传译、电子表决、视像跟踪、数字音视频通道及数据通道进行控制。其功能如下。

(1)对发言设备的控制,包括代表机、主席机、译员台、双音频接口器、多功能连接器等。

(2)对代表和主席的扬声器进行自动音频均衡处理。

(3)对话筒进行管理,请求发言的自动登记,对正在运行的话筒越权运行,限制与会人数等。

(4)提供会议表决功能,当大会主席发起,对某一事项进行表决时,代表可操纵他面前的发言设备进行投票,经中央控制设备控制、统计、传输至大厅的显示屏及代表/主席机上的LED屏幕上进行显示。

(5)各种多媒体音视频设备的输入输出控制。

2.发言及同声传译子系统

与会代表通过发言设备参与会议。发言设备通常包括有线话筒、投票按键、LED状态显示器和会议音响,并且还有其他设备可供选择,如鹅颈会议话筒、无线领夹式话筒、LCD状态显示器、语种通道选择器、代表身份卡读出器等。同声传译设备主要有译员台、译员耳机和内部通信电话。

发言及同声传译子系统可实现会议的听/说请求、发言登记、接收屏幕显示资料、参加电子表决、接收同声传译和通过内部通信系统与其它代表交谈等功能。根据与会代表身份的不同,他们所获得的设备和分配到的权力也相应有所不同。旁听代表以申请方式加入会议后可获得听/看的权力,但无权发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会议主席所使用的发言设备可控制其它代表的发言过程,可选择允许发言、拒绝发言或终止发言。它还具有话筒优先功能,可使正在进行的代表发言暂时静止。

3.多媒体投影显示子系统

现在的多媒体会议显示设备包括电视接收机、液晶显示屏、LCD液晶投影机和DLP数码投影机等。通过多媒体显示设备可更直观地向与会者提供各种数字、文字和图像资料等,也可根据需要实时显示会议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信号源可以是录像带、电脑和影碟机信号,也可以是来自于会场的摄像机信号或硬盘录像机信号。这些信号通过中央控制设备的视频分配,进行切换输出显示。

4.监控报警子系统

监控设备包括头端的摄像机、拾音设备和尾端的监视器、硬盘录像机或长时间录像机。它可以对会场进行音、视频的采集和录制,一方面可以监视会场内部情况以备后用,另一方面还可以把部分信号送到译音室,以提高译员翻译的准确性。摄像机应具有声像联动功能,可自动追踪会场内正在被使用的会议话筒,将发言者摄入画面,满足实况转播及同声传译的需求。

5.网络接入子系统

网络接入子系统就是利用普通的通信网或计算机网络为运行环境,连接主会场和分会场的中央控制设备,实现局部和广域范围里的多点数字会议功能,从而可以在开会期间支持电子白板对话,支持语音、数据和图像文件传送。视讯网络接入方式不同,所采用的技术和传输速度也不相同。

还有一些辅助设备也能在数字会议中起到配合作用,以下是几个简单的例子。

(1)电子白板:使用就像用黑板一样方便,但可即时把所书写的内容通过白板自带的打印机打印出来。

(2)电动屏幕:配合投影机使用,以便得到高质量的大幅面图像。

(3)现场灯光:配合会议进行现场环境调控。

(4)电动窗帘:配合会议进行现场环境调控。

6.视像跟踪子系统

智能、实用、人性化、先进的麦克风-摄像机联动跟踪功能:

A.麦克风ID地址现场随意设定,随便增减列席单元,瞬间完成系统扩展;

B.智能遥控器快速设定麦克风ID地址,并快速调整和保存麦克风-摄像机联动预置位,而主控机面板同样可完成上述工作。当麦克风被开启发言时摄像机始终跟踪最后发言者,当关闭此麦克风时摄像机跟踪上一发言者,当关闭全部麦克风时,摄像机可摄影任一预设目标(例如会场环境或主席台或某个特定人物)。系统支持单台麦克风独立重新调整预设位;

C.当任一预设位偏离发言者时,可通过专用遥控器或系统主机面板快速调整摄像机;

D.在某些需要锁定摄像机跟踪目标的场合,可遥控一键锁定摄像机,此时打开任一麦克风,摄像机均不再联动跟踪,但此时摄像机仍受摇控器的控制,仍可按需进行4选1切换和调整摄像机;当需要视像跟踪功能时又可摇控一键解除锁定(恢复视像跟踪功能)

中国会展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内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到2006年末,中国共拥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会展中心和展览场馆170家,可用于展览的总面积达536.58万平方米,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室内展馆,三分之一为室外展馆。展览总面积已居世界前列。

在会展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化程度低,不正当竞争猖獗,缺乏品牌会展,诚信不够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措施,提出会展业发展的建议,以及行业建立协会等来规范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业在国家的发展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外会展企业不断的进入中国,2010年,中国的会展业必定会取得巨大成就。

在接待重要会议或大型会议前需酝酿撰写会议接待方案,怎样撰写会议接待方案呢?下面是有关会议接待方案的基本知识:

(一)会议接待方案的含义

会议接待方案是指安排与会者的迎送和吃、住、行、游、乐等接待活动及具体事务的文案,属于会议专题策划方案,可以包含在会议总体方案中,也可以单独拟写,作为会议总体方案的附件。

(二)会议接待方案的基本内容

1.接待对象和接待缘由。会议的接待对象的种类众多,包括上级领导、政府官员、协办支持单位、特邀嘉宾、会议成员(正式和列席)、参展单位、客商、普通观众以及媒体记者等等,有以政府代表团名义来访的,也有联合组团参加的,还有的是以个人身份参会、参展、参观。每一种接待方案一定要写清楚具体的对象。同时还要简要说明为何接待,即接待的缘由、目的和意义。

2.接待方针。接待方针即会议接待工作的总原则和指导思想。接待方针应当根据会议目标和会议领导机构对接待工作的要求以及参加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

3.接待规格。包括迎接、宴请、看望、陪同、送别参加对象时,主办方出面的人员的身份,以及主办方安排的食宿标准等。

4.接待内容。包括接站、食宿安排、欢迎仪式、宴请、看望、翻译服务、文艺招待、参观游览、联欢娱乐、票务、返离送别等方面。

5.接待日程。写明各项接待活动的日程安排。

6.接待责任。写明各项接待工作的责任部门及人员的具体职责。如大型会议活动可设置报到组、观光组、票务组等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与会者的接站、报到、签到、观光旅游、返离时的票务联系等工作。

7.接待经费。写明与会者的食宿和交通的费用安排,有时也包含安排参观、游览、观看文艺演出等的支出,涉外会议活动还包括一定数量的礼品费。对外公布的接待方案一般不写这一部分的内容。

(三)会议接待方案的结构和写法

1.标题。由会议活动名称+“接待方案”组成。

2.主送机关。接待方案直接上报上级时,应当写明上级机关的名称。如以请示的附件上报,则不必写主送机关。

3.正文。逐项载明接待方案的具体内容,结构安排上一般采用序号加小标题的结构体例。开头部分写明接待的对象、缘由、目的、意义;主体部分写明接待的方针、规格、内容、日程、责任和经费;直接上报请求批准的接待方案,结尾处要写“以上方案妥否,请审批”等字样。

4.落款。署提交接待方案的部门名称。如果文案是由具体承办人员拟写的,由拟写人员具名。

5.成文时间。写明提交的具体日期。

会议接待流程1、策划 作为专业的会议公司,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策划方案 2、咨询 在此阶段,我们将与委托方进行初步沟通,并就委托方的一些关心点提出自己的预案供选择——譬如在预算范围内最适宜的会议场所、推荐参加者下榻的酒店、选择合适的餐饮场所及与预算相适应的菜谱、会展交通流程、接待流程等. 3、考察 如果您认为沟通后可以相信我们,那么我们可以进入这个阶段——我们会安排您或者您的代表到目的地考察我们为您提供的酒店、会议场地、环境、交通车辆及会展设备细节等等,并在此阶段就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推进计划、服务价格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大致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4、确定 这个时间需要的是耐心与细致——我们得一一推敲设想得流程及预案,尽可能把方案细化,然后以书面的形式确认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并签署相关服务协议. 5、执行 严格而又人性化地执行协议,将是双方合作精神的高度升华。不管设想如何完美,任何计划都是存在纰漏的,需要合作双方本着合作的理念,抛开暂时的不合,以会展的圆满结局为一致奋斗目标。在此期间,双方需要口头或书面承诺原来协议以外的服务视为协议的延伸,并临时决定双方签字负责人,所有临时往来允许采取事前商议、事后结算的方式执行. 6、结算 双方财务人员认真核对各类单据,严格按照协议执行核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