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摊派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英文译本】Provisional Rules Prohibiting Apportionment of Charges in Enterprises

【法规标题】禁止向企业摊派暂行条例

【类别】企业/企业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

【批准日期】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1988.04.28

【实施日期】1988.05.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唯一标志】3804

【全文】

禁止向企业摊派暂行条例(1988年4月28日国务院发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禁止向企业摊派,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摊派是指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之外,以任何方式要求企业提供财力、物力和人力的行为。

(相关资料: 相关论文1篇)

第三条禁止任何国家机关、人民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向企业摊派。

第二章禁止各种形式的摊派第四条不得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之外向企业征收下列费用:

(一)各地教育部门、学校自定的职工子女入学费;

(二)建田费、垦复费;

(三)进入城市落户的人头费;

(四)煤气开发费;

(五)集中供电费;

(六)过路费;

(七)过桥费(集资或用贷款建桥的除外);

(八)排水增容费;

(九)各种名目的治安管理费;

(十)各种名目的卫生费;

(十一)绿化费;

(十二)支农费;

(十三)各种名目的会议费;

(十四)其他名目的费用。

城市市区新建项目,需要征收城市建设配套费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1篇)

第五条法律、法规规定的征收费用项目,任何单位不得超出征收的范围,提高征收的标准,变更征收的办法。

第六条不得强制企业赞助、资助、捐献财物。

企业自愿赞助、资助、捐献的款项只能从企业的自有资金中支出,不得计入成本。

第七条除法律、法规规定外,不得强制企业购买有价证券或以其他形式向企业集资。

第八条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保险项目外,不得强制企业参加保险。

第九条除法律、法规规定外,不得将公益性义务劳动改变为向企业摊派财物。

第十条不得违反本条例规定向企业进行其他形式的摊派。

第十一条禁止对抵制摊派的企业进行打击报复。

不得利用职权或业务上的便利给予抵制摊派的企业以歧视性待遇。

第十二条在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紧急情况时,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作出决定要求企业提供财力、物力和人力的,不视为摊派,但事后须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三章权利与责任第十三条企业有权拒绝任何单位的摊派。

企业对收取费用的项目性质不明确的,应当向收费单位上一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报告,经审查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才能支付。

(相关资料: 相关论文1篇)

第十四条财政部门对企业依照第十三条第二款提出的报告,应当在接到报告后三十日内作出应否缴纳的答复。期满不答复的,视为不同意缴纳。

企业对财政部门的答复有异议的,可以向上一级财政部门反映。

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审计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控告、检举、揭发摊派行为。

第十六条审计机关对于收到的控告、检举、揭发以及其他部门根据第十七条规定移送的摊派案件,可以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被调查的单位必须如实提供情况,不得刁难和阻挠。

第十七条计划、财政、物价、税务、银行等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发现摊派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制止无效时应当移送审计机关立案处理。

第四章奖励与惩罚第十八条经审计机关确认为摊派行为的,审计机关应当通知摊派单位停止摊派行为,并限期退回摊派的财物;期满不退回的,审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摊派单位的开户银行从其有关存款中扣还。

摊派财物已不存在而无法追回时,审计机关可以通知有关部门扣缴相当于所摊派财物价值的款额,或采取其他经济补偿措施。

第十九条对摊派单位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监察机关或有关主管部门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对控告、检举、揭发和抵制摊派的单位和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应当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