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元
【作者】:倪瓒——《折桂令·拟张鸣善》[双调]
【内容】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
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
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怡悦。
到如何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作者】:
倪瓒(1301——1374)字元镇,自号云林子,风月主人、沧浪漫士、净名庵主等,无锡(今江苏)人。本为西夏人,因其先人出使于宋,留居中国,定居江南。 不乐仕进,眈于诗文书画,善琴操,所居有清閟阁,多藏书法名画秘籍。元至正初年散资产与亲故,弃家泛舟五湖三泖(今太湖附近水乡)间,自称懒瓒、倪迁。工乐府,精音律。《录鬼簿续编》称其“爱作诗,不事雕琢。善写山水小景,自成一家,名重海内。”著有《清閟阁全集》现存小令12首。
【注释】:
拟:模拟。
张鸣善;元代后期散曲作家。从内容看,可能是模仿张鸣善《水仙子·讥时》。
陵阙:指帝王的坟墓。
山人家:山居的人,作者自称。
堆案图书:形容藏书丰富。案,桌子。
薇蕨:皆草本植物。伯夷、齐叔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以“薇蕨”为隐者之粮。
侯门。泛指官宦显贵人家。
刺谒:求见、拜访。刺,类似后来的名片。
【赏析】:
此曲感叹历代兴亡,抒发对现实极度不满,追求山林乐趣的情怀。毫不隐讳,愤慨之情溢于言表。缘情状物,精练晓畅,气势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