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绕颈是胎儿分娩时常见的情况,一般认为这与脐带过长和胎动过频有关。期待血管长度较脐带长,平时血管卷曲呈螺旋状,而且脐带本身由胶质包绕,有一定的弹性,故绕颈周数与胎儿的存活程度大多无直接关系。只有在临产以后,随着宫缩加紧,下降的胎头将缠绕的脐带拉紧时,才会造成脐带过短的情况,以致不能顺利分娩。这时缠绕周数越多越危险。通过B超检查可在产前看到胎儿是否有脐带绕颈,有时腹部还可听到较明显的脐带杂音。因此,这时更需要勤听胎心,注意胎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发现脐带绕颈后,不一定都需要剖腹产,只有胎头不下降或胎心有明显异常(胎儿窘迫)时,才考虑是否需要手术。
脐带是母亲和胎宝宝之间相互联系的唯一通道,一端连于胎宝宝的腹壁脐轮处,另一端附着于胎盘,胎宝宝借助脐带悬浮于羊水中,通过脐带血循环与母体进行交换,从母亲获得氧气以及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同时排出胎宝宝体内的废物。脐带发育的良好与否、有无异常对胎宝宝的健康发育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脐带缠绕原因及危害
脐带缠绕是脐带异常的一种,以缠绕胎宝宝颈部最为多见,是脐带异常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另有一种不完全绕颈者,称为脐带搭颈。其次为缠绕躯干及肢体,常被准妈妈们统称为脐带绕颈或脐带缠颈。脐带缠绕胎宝宝颈部发生率为20%~25%,其中脐绕颈一周发生率为89%,而脐带绕颈两周发生率为11%,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者很少见,脐带缠绕胎宝宝躯干、肢体比较少见。
原因
胎宝宝在母体内并不老实,它在空间并不很大的子宫内翻滚打转,经常活动。每个宝宝的特点不同,有的宝宝动作比较轻柔,有的宝宝动作幅度较大,特别喜爱运动。他在妈妈的子宫内活动、游戏,动动胳膊,伸伸腿,又会转个圈,这时有可能会发生脐带缠绕。
危害
脐带绕颈属高危妊娠,随时可引起胎宝宝宫内窘迫。孕末期若脐带有多处缠绕,对于胎宝宝则是非常危险的,缠绕较紧者可影响脐带血流的通过,从而影响到胎宝宝氧和二氧化碳的代谢,使胎宝宝出现胎心率减慢,严重者可能出现胎宝宝缺氧,甚至胎宝宝死亡。
解开脐带缠绕的疑虑
多数妈妈都对脐带缠绕有恐惧感,她们担心宝宝有危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
脐带缠绕后可脱开吗?
胎宝宝是有智商,是很聪明的,当有不适感时他会主动运动摆脱窘境。有时你在腹部轻轻拍打胎宝宝,胎宝宝会主动向另一侧运动,离开拍打部位。在B超下经常可以看到当B超探头稍用力压准妈妈腹部时,胎宝宝感到压力就会向旁边躲避,有的胎宝宝更有意思,会伸出小脚丫向受压位置踢一踢。
当脐带缠绕胎宝宝,而且缠绕较紧、胎宝宝感到不适时,他会向周围运动,寻找舒适的位置,左动动、右动动,当胎宝宝转回来时,脐带缠绕自然就解除了,胎宝宝就会舒服地休息一会。当然,如果脐带绕颈圈数较多,胎宝宝自己运动出来的机会就会少一些。
脐带绕颈发生后给孕妇的建议:
(1)学会数胎动,胎动过多或过少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羊水过多或过少、胎位不正的要做好产前检查;
(3)通过胎心监测和超声检查等间接方法,判断脐带的情况;
(4)不要因惧怕脐带意外而要求剖腹产。
(5) 要注意的就是减少震动,保持睡眠左侧位。
胎儿脐带绕颈一定要剖腹产吗?脐带绕颈是晚期妊娠中常见的情况,发生率为20%—25%,多数绕颈一周,少数绕颈两周,三周以上的很少见,一般认为与脐带过长、羊水过多和胎动过频有关。
超声检查已成为产前检查的重要手段,超声可看到胎儿是否有脐带绕颈、缠绕周数及松紧度如何。在胎头及颈部纵切面上,胎儿颈部后方有“V”形压迹,表示脐带绕颈一周,“W”形压迹,表示脐带绕颈两周,波浪形的压迹表示脐带绕颈两周以上。
脐带富有弹性,其血管的长度超过脐带的长度,血管呈螺旋状盘曲,有很大的伸展性。脐带绕颈后,只要不过分拉扯脐带,不致于影响脐带的血流,绝大多数胎儿不表现任何异常,所以脐带绕颈不必惊慌。但如果脐带绕颈过紧可使脐血管受压,导致血循环受阻或胎儿颈静脉受压,使胎儿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宫内窘迫甚至死胎。如果在妊娠晚期发现胎儿有脐带绕颈现象,孕妇应当减少活动,注意休息,学会数胎动,胎动过多或过少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发现脐带绕颈后,不一定都需要剖腹产,在分娩过程中,如果脐带绕颈不紧,脐带有足够的长度,则不需要剖腹产,只有绕颈圈数多且紧,脐带相对过短,胎头不下降或胎心有明显异常时,才考虑是否需要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