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美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民國22年(1933年)4月,由華安人壽保險公司、光華火油公司及美大火油公司三方合資經營。資本15萬元(銀元),廠址設在塘山路(今唐山路)365號。
該公司初創時有卷煙機4臺,出品發達爾、買司幹牌卷煙。次年增加資本為30萬元,購置卷煙機2臺,在南京路590號(今南京東路)設發行所,後遷至虞洽卿路(今西藏中路)630號,新增光華、人參、小將軍牌卷煙,又向金城煙公司租用克雷斯牌商標,營業蒸蒸日上。當時該公司以所有資產向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作抵押透支,以增加流動資金,發展生產,民國24~25年,該公司因盲目經營、產品滯銷,虧損甚巨。
民國26年,該公司經營稍有起色,八一三滬戰爆發,工廠毀於戰火,損失慘重,職工遣散,被迫停工三月之久。後由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墊款維持生產。產品委托大東煙廠代卷,盈利除正常開支外,陸續歸還欠款。不久又由大東南、匯達等煙廠代卷達三年之久,債務雖已償還,但經營狀況未見好轉。民國30年4月,該公司改組增資為資本總額法幣50萬元,產品有克雷斯、發達爾等牌卷煙,營業采取經銷方式,外埠設30多個經銷處,盈利有所上升。民國32年該公司又增資中儲券5000萬元,購入斜土路1105號舊房改建新廠。次年春改建竣工,時有卷煙機8臺,職工270余人,月產卷煙約500余箱,業務趨於正常。民國34年主要股東之間意見不合,經理金亦耕排斥其他股東並收購其股份,資本總額法幣15億元中的大部分股份為金亦耕持有。此時,卷煙機增至17臺,職工1000余人,月產5000余箱。1950年,資本27億元(舊人民幣),1951年為180億元(舊人民幣)。
1950年該廠(公司)占地21.492畝,1953年新建部分廠房,廠房建築面積約8525平方米。主要生產設備有卷煙機20臺、切絲機15臺(其中旋轉式1臺)、蒸葉機1臺、烘絲機3臺。1952~1954年的年產量分別為34989箱、52010箱和49542箱;年產值分別為1357.6萬元、2068.7萬元和1822萬元。
1954年3月,中共常熟區委增產節約委員會工作組進駐該廠。11月,該廠申請公私合營。翌年8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裕華煙草股份有限公司、金蕾煙草股份有限公司、華星煙草公司並入該廠實行公私合營。同年10月27日,召開合並合營大會,宣布自9月1日起正式公私合營,定名為公私合營華美煙廠。11月初,各廠職工合並生產,共有職工2325人。1956年1月,經上海煙草工業公司資產清估,該廠資產總額為212.8萬元。1958年8月,該廠轉產為上海第三機床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