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肠粘膜的分泌旺盛与吸收障碍、肠蠕动过快,致排便频率增加,粪质稀薄,含有异常成分者,称为腹泻(diarrhea)。急性腹泻起病急骤,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粪便量多而稀薄,排便时常伴腹鸣、肠绞痛或里急后重。

[发病原因]

1.急性肠疾病

①急性肠感染;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阿米巴性、血吸虫性等;

②细菌性食物中毒:由沙门菌、嗜盐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

2.急性中毒

①植物性:如毒蕈、桐油;

②动物性:如河豚、鱼胆;

③化学毒物:如有机磷、砷等。

3.急性全身感染

如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霍乱与副霍乱、流行性感冒、麻疹等。

4.其他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变态反应性肠病;

②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危象、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危象;

③药物副作用:如利血平、5-氟尿嘧啶、胍乙啶、新斯和明等。

腹泻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1.伴重度失水,常见于霍乱或副霍乱、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慢性尿毒症等。

2.伴发热,可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肠结核、结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局限性肠炎、急性血吸虫病、败血病、病毒性肠炎、甲状腺危象等。

3.伴里急后重,可见于急性痢疾、慢性痢疾急性发作、直肠癌等。

4.伴明显体重减轻,可见于消化系癌、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5.伴皮疹,可见于败血症、伤寒与副伤寒、麻疹、变态反应性肠病、过敏性紫癜、糙皮病等。

6.伴关节痛或关节肿痛,可见于慢性非特异溃疡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结缔组织病、肠结核、Whipple病等。

7.伴腹部包块,可见于肠恶性肿瘤、增殖性肠结核、血吸虫性肉芽肿等。

[家庭应急处理]

1.休息,若伴有频繁呕吐者应暂禁食,其余应给予流质并补充水份,以服开水、汤类为宜。

2.轻微腹泻者,可服家中备用的黄连素0.5g,1日3次;痢特灵0.1g,1日3次;吡哌酸0.5g,1日3次或氟哌酸0.2~0.4g,1日3次。

3.伴有脓血便或米泔样大便者,应将患者用过的餐具、衣物等煮沸消毒,排泻物需进行处理(可用石灰)。

4.腹泻若伴有呕吐或腹泻严重者,应急送医院治疗。

预防急性腹泻应注意细节:

首先,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至关重要,食品生产加工要严格杜绝感染源。目前电冰箱已进入多数市民家庭,存放熟食品、冷饮料者已相当普遍,低温存放食品并不能灭菌,只能延缓细菌生长。如含盐食品、海产品及咸菜等易染副溶血性弧菌,这种菌存活力强,对低温的抵抗力也较强。若将存放于冰箱中的熟食品未经加热即食用,极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对罐头食品、火腿、腊肠等的制造与存放应进行卫生学监督与检查。如罐头食品顶部膨隆,食品的色、味、香有改变,或食品呈乳酪样酸臭时,说明罐头食品已变质,应禁止出售和食用。家庭内存放罐头食品亦应注意保质期,勿进食过期变质食品。

其次,对野生菇的食用要严格选择无毒蕈。当前物资流通交易活跃,夏秋季大量的野生菇涌入城乡市场,其中时常杂有有毒菇。轻者表现为急性腹泻,重者致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病例时有发生。

第三,部分人对鱼、虾、乳类等食品进食后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腹痛、腹泻或皮肤荨麻疹。凡出现过此种现象。以后即应戒食此类食品,避免再度发生。

第四,注意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护机体和胃肠道功能正常,不饮生不和质量不合格的饮料,不食腐败变质仪器和不洁瓜菜、水果、不暴饮、暴食、酗酒。

急性腹泻治疗不及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因此预防急性腹泻人人有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