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传说时代,突厥人就已经掌握锻铁技术了。据《隋书·突厥传》云:"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后魏太祖灭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茹茹,世居金山,工于铁作。"投奔茹茹(柔然)之后,阿史那氏的突厥人成为以铁为贡品的依附部落,被茹茹主阿那瑰骂作"锻奴"(见《周书·突厥传》)。这个靠铁起家的游牧部落,在立国后依然以"工于铁作"自炫。568年初,前往西突厥汗庭报聘的东罗马使团,"抵康居,有若干突厥人向其售铁,弥南(Menandre)以为其意在示使臣知其国饶有铁矿"。
突厥汗国的铁矿资源,以属部黠戛斯最丰富。每逢暴雨冲刷,矿脉即露出地面,以致有"天雨铁"的误传。《太平寰宇记》卷一九九对此作过合理解释:"其地产铁,因暴雨树凉而出,既经久土蚀,故精利耳,若每从天雨,而人畜必遭击杀,理固不通。贾耽云:"号曰迦沙,每输之于突厥。"
"工于铁作"的突厥人,特别善于制造马具和兵器。除铁制的马镫、马勒外,在射猎和战斗中广泛使用的铁箭镞,尤其式样繁多,制作精巧。据考古学家研究,古突厥人的铁箭镞,按其形制可分8类30款。第1类三校响箭,式样多达10款。在出土的220件铁镞中,响箭180件,占总数81%。由于古突厥时代特别流行三棱响箭,因而,唐代史书在记述其军事装备时,才会特别突出"鸣镝"的威力。唐玄宗《命姚崇等北伐制》中所说的"默啜素称杰骛,呜镐于狼居",也同样以放射响箭作为突厥可汗犯唐的象征。
在突厥的铁制工艺中,尽管箭镞精良,农具生产则完全外行。因此,当咸亨中(670-673),六胡州的突厥降户被遣返时,为了适应定居农事的需要,默啜可汗就开口向则天皇后索取"农器三千具,铁数万斤"了。
可见,靠铁起家的突厥人,从根本上说只是草原上的铁匠,他们的工艺水平有明显的局限性,决不是农、牧兼通或耕、战双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