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刖人守囿铜挽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西周刖人守囿铜挽车

【类别】:铜器

【年代】:西周

【文物原属】:西周时期陪葬铜车

【文物现状】:1989年山西省闻喜县出土,现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简介】:

通高9.1厘米,长13.7厘米,宽11.3厘米。

这件挽车为厢式六轮车,无辕,顶部有厢盖,前有车门,可开启,门旁立一个断左足的裸人(受刖刑者),拄杖扶门拴。车厢盖钮为一蹲猴,四角各立一只足可以转动的鸟。车厢四周及每面正中立一只伏兽,下缘两只伏虎各抓住两个小车轮。车身周围虎、熊奔窜,车前挡部位一“刖人”守护囿门,准确地反映了“域养禽兽”的苑囿之景。

全车可以转动的部位共十五处,是西周时期在青铜铸造工艺和机械制造水平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挽车构思奇特,制作工艺精巧,迄今为止仅发现一件,当属无价之宝。

【相关资料】:

从西周开始,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文书。这辆挽车是中国刑史上一件重要的物证。

刖刑,即断足,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把受刖刑的奴隶随葬在奴隶主的墓中,表明了当时的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

【相关连接】: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刖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