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个人资料赵德昭(951年—979年),字日新,宋太祖次子,赵德芳兄,先后被封为魏王、武功郡王、燕王、吴王、越王。其十世孙为宋理宗,十一世孙为宋度宗,十二世孙为宋末三幼主。赵德昭亦是朝鲜半岛白川赵氏的开派始祖。

生平资料太祖死後,流传着烛影斧声疑案,其弟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德昭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

尤其是史书上记载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太宗亲征太原时,一夜偶发的事情惊扰军营,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传说中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

太宗得知,更为不满。按宋规得胜很快就犒赏,可宋太宗却迟迟不颁嘉奖。当德昭提醒太宗赶快论功行赏时,太宗以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你当皇帝时,再赏还不迟)德昭闻言愤恨不已,退而自刎。德昭死后,太宗又跑到德昭府里面大哭道:“傻侄儿,我不过一句气话,你怎会走这条路!”

许多人认为,这是史家在为赵光义逼死德昭的罪行做掩饰。

后世子孙同安僖靖王、魏王赵惟正

南阳康孝王、冀王赵惟吉,其后代为宋理宗等。

左千牛卫将军赵惟固

右千牛卫大将军、鄂州观察使、江夏侯、彰化军节度使、舒国公赵惟忠

汝州防御使、临汝侯、永清军节度观察留后、清源郡公赵惟和

民间传说文学与民间传说中的赵德昭

赵德昭是包公案、五虎平西演义等文学作品与民间传说中「八贤王」的原型。 在电视剧版的《白眉大侠》中是武圣人于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