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螨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名称】吡螨胺;心螨立克;N-(4-特丁基苄基)-4-氯-3-乙基-1-甲基-5-吡唑甲酰胺

【英文名称】tebufenpyrad;Comanche;Masai;Oscar;Pyranica;N-(4-tert-butylbenzyl)-4-chloro-3-ethyl-1-methyl-5-pyrazolemethylamide;4-chloro-N-(4-(1,1-dimethylethyl)phenyl)methyl-3-ethyl-1-methyl-1H-pyrazole-5-carboxamide

【结构或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333.8

【熔点(℃)】61~62

【蒸气压(Pa)】0.010787mPa(40℃)

【毒性LD50(mg/kg)】

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595,雌大鼠为997,野鸭大于2000;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雄小鼠224,雌小鼠210。经Ames试、微核试验、果蝇翅点滴试验等均未见致突变作用。对蜜蜂无毒。

【性状】

纯品为白色结晶

【溶解情况】

溶解度:水2.8mg/L(25℃)。溶于丙酮、甲醇、氯仿、乙腈、正己烷和苯等大部分有机溶剂。

【用途】

本品属酰胺类杀螨剂.对各种螨类和半翅目、同翅目害虫具有卓效,而旦对螨类各生长期均有速效和高效,持效期长.如叶螨科(苹果全爪螨、橘全爪螨、棉叶螨、朱砂叶螨等)、跗线螨科(侧多跗线螨)、瘿螨科(苹果刺锈螨、葡萄锈螨等)、细须螨科(葡萄短须螨)、蚜科(桃蚜、棉蚜、苹果蚜)、粉虱科(木薯粉虱).与三氯杀螨醇、苯丁锡、噻唑螨酮等无交互抗性。真无内吸性,但有渗透活性,对目标作物有极佳选择性,推荐剂量下(25~200mg(a.i.)/L)对大多数作物无药害。欧美和日本,以 50~200mg(a.i.)/L剂量防抬卒果、梨、桃和扁桃上的害螨(包括叶螨和全爪螨);在日本、美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以33~200mg(a.i.)/L剂量防治柑橘的橘全爪螨棉叶螨和班真叶螨;在法闰,以100mg(a.i.)/L剂量防治葡萄枥始叶螨;在日本,以100mg(a.i.)/L剂量防治茶树的神泽叶螨;在欧洲和日本,以25~200mg(a.i.)/L防治蔬菜上的各种螨类,如棉叶螨、红叶螨和神泽叶螨;在西班牙和美国,以250~750mg(a.i.)/L剂量防治棉花上的叶螨和小爪螨。

【制备或来源】

以丁酮为起始原斜.反应制得4-氯-1-甲基-3-乙基吡唑-5-羧酸,再与二氯亚砜回流反应,生成相应的酰氯,然后与特丁基苄胺和三乙胺在甲苯中反应,即制得吡螨胺。

【其他】

pH3~11,37℃时,在水中可稳定4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