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巷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阁巷镇位于市区东南9.2公里,地处飞云江河口南岸。东北临飞云江,东南濒东海,南与平阳县宋埠镇为界,北靠飞云镇,西邻林垟镇;面积19.9平方公里,人口l 7855人,辖7个行政村,1个渔业队,1个畜牧场,镇政府驻地阁巷村。境内柏树村西的高宅腕(已废为稻田)是元、明之际著名戏曲家、南戏鼻祖《琵琶记》作者高则诚的故居。现柏树村仍留高郎桥和集善院等与高则诚有关的遗迹。80年代新建高则诚纪念堂,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镇区北沙园村(明初称榆木浦)在明初曾建沙园千户所城堡(已记);飞阁公路路基曾为明时飞云至沙园所释路的遗址。

阁巷镇明嘉靖时属南社乡十六都和十七都。民国20年(1931)分属第二区阁巷镇和沙园乡,1949年两乡合并置阁巷乡,1956年并入海滨乡;1959年称阁巷管理区;1961年称阁巷人民公社,1984年复称阁巷乡,1994年撤乡设镇。

阁巷镇地处沿海水网平原,海岸线、江岸线长l0.4公里,海涂辽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道纵横。全镇有耕地12514亩,主产粮食、糖蔗、瓜果,兼营渔业、盐业;盐田最高年分达640亩,产盐800多吨(现绝大部已废);水产品年产500多吨。近年工业发展较快,有食品、纸品、包装、汽配等镇村企业2ll家;1996年工农业产值2.3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16亿元。

80年代以来,镇建成区新建道路8条及卫生院、镇中学、变电所、邮电支局、电影院等公用设施。并建村小学7座,村水厂4座,全镇现有道路总长5.7公里(其中高级道路3.1公里),桥梁7座,路灯88盏,日产自来水2000吨,自来水普及率达99%;液化石油气普及率34%;中小学8所,在校学生2317人,教师112人。

房屋总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8万平方米,人均住宅平方米。

镇总体发展规划:将阁巷建成集工、农、贸为一体的综合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