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时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共时性(又译同时性,Synchronicity)是由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

1805年,法国诗人Deschamps被陌生人Monsieur de Fontgibu邀请吃干果布丁。十年后,他在巴黎某餐厅点干果布丁吃,侍应告诉他最后一个干果布丁也给了另一个客人。那个客人就是de Fontgibu。1832年,Deschamps在饭局上吃干果布丁,跟朋友谈起之前的事。一讲曹操,曹操就到——此时de Fontgibu来了。

所谓“共时性”是指审美意识能够在撇开一切内容意义的前提下把历史上一切时代的具有形式上的审美价值的作品聚集在自身之内使它们超出历史时代、文化变迁的限制在一种共时形态中全部成为审美意识的观照对象。共时性和历时性相对,是索绪尔提出的一对术语,指对系统的观察研究的两个不同的方向。

批评

这个概念很难用科学方法证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