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央编委批准,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在民政部假肢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拓宽研究范围,扩大职能领域,正式组建成立。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发展我国康复事业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残障群体,重视社会福利与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决策思想。
康复辅具是指为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以及全社会人士提供的具有补偿、替代功能的康复类产品。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将其专门设为一个门属,涉及到康复矫治、功能代偿、生活自理、社会交流、文体娱乐等方方面面。共计11个主类、135个次类、741个支类,每个支类根据功能归属又会有几十到几百种具体产品。总的产品类型将是涉及数万种的庞大群体,其适用服务对象涵盖面广,社会需求量大。
康复辅具的发展显现出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和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世界各国均由假肢、矫形器等残疾人用品用具发展起来,我国也不例外。民政部假肢科研所建立自1979年以来,为推动我国假肢与矫形器技术进步和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随着基础研究的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也培养了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知识结构合理,思想作风过硬,科研能力强,服务意识先进的科技队伍。在其基础上组建的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是一所全新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批复,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拥有事业编制110人,实行包括全员聘任制在内的全新的用人体制。中心是民政部直属事业单位(正局级),实行以主管部长为理事会会长的、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责任制。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现址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3号街区荣华中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