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圈叠烧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瓷坯施釉入窑之前,在器物内底(以碗盘为最多)先刮去一圈釉面,形成露胎环;然后将叠烧的器物底足置其上(凡叠烧器物底足均无釉),使露胎环正好与无釉的器足接融,并逐层重叠。这种叠置装烧的方法,称为砂圈叠烧法。在金代产品,则往往采用砂圈叠烧。由此不难看出,砂圈叠烧法,乃是为满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生活用瓷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烧造方法。在金代耀州窑、磁州窑以及金墓出土的瓷器中,都发现了不少砂圈叠烧的器物。由此推测,这种叠烧新技术,大概创于金代,因为它有产量高,成本底的优点,所以直到今天我国某些地方瓷厂,仍在沿袭这种传统技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