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曙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90年代初,中美科学家在我国江苏溧阳考察时,我国学者齐陶发现了中华曙猿,意

思是“类人猿亚目黎明时的曙光”,这是生活在4500万年以前的中始新世中期、比非洲

的发现早1000万年的高等灵长类。

1994年,中美科学家又来到山西省垣曲县考察。在这里,曾发现了中国科学史上第

一块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1995年5月,他们在黄河北岸寨里时,发现了众多的世界上最

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猿类化石,主要是牙齿化石和颌骨化石,并且命名为

“世纪曙猿”。

据考证,曙猿生活在距今4500万年以前,主要活动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温暖湿润

的林地里,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的灵长类动物,其个头比老鼠略大,重约200克。

从发掘的化石看,曙猿已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许多特征,比如门齿小,犬齿大,下颌

角圆,下巴前缘直立等。

从事世纪曙猿课题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景文、童永

生、黄学诗3位研究员和美国的玛丽·岛森、克里斯托弗·毕而德两位博士。专家认为,

世纪曙猿的发现,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并且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

1000万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