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尾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溪尾乡地处尤溪县境中东部,距县城 33 公里,辖 12 个村, 14377 人中, 3886 户,土地总面积 143.72 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 171578.9 亩,耕地 23144.3 亩,人均实有耕地 1.38 亩。常年气温较高,日照时数多,无霜期长达 300 天以上,年平均气温 19 度,年降雨量 1800 毫米,有利多种作物生产,是典型的农业乡。

一是切实保护和提高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建立 6000 亩超泰米生产基地,扩大优质粮生产规模。

二是调整出 30% 耕地发展非粮经济作物,种植烟草 4194 亩,比上年增加 200 亩,实现烟叶产值 711.08 万元;发展特色蔬菜种植 1600 亩,全年种植蔬菜达 16160 亩,创产值 501 万元;栽培食用菌185 万袋,获得良好的收益。

三是大力抓好山地综合开发,完成竹类新植 870 亩,开发茶果园 560 亩,种植药材 230 亩,全面完成县下达的农业综合开发任务。

四是引导群众发展规模的养殖业,全乡饲养山地鸡 21 万只,羊 3580 只,蛋鸡 6500 只,肉鸭 15.8 万只等,使全乡农业生产在数量、质量及效益上达到了同步增长,促使农民增收。

全乡土地总面积152.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215亩,林地152454亩)。辖12个村委会,42个自然村。2000年,全乡有3852户,总人口14660人,其中,男性7365人,女性7295人。溪尾乡80年代后经济有较快发展。1986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78.95万元,到2000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199万元,比1986年增长7.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20元,比1986年增加2761元,增长601.5%。

溪尾乡经济以农业为主,是全县典型的农业乡镇。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种植模式的改变,溪尾乡初步形成烟叶、食用菌、竹业、蔬菜、茶叶、特色养殖等六大主导产业。2000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13517吨,比1986年增加4301吨,增长46.7%;在农业总产值中,2000年的种植业产值达2109万元,畜牧业产值537万元,分别占总产值的40.7%和10.4%,分别比1986年增长5.3倍和6.9倍。

溪尾乡的工企业发展相对滞后。1986年,全乡只有5家企业,从业人员180人,进入90年代,乡镇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到2000年,全乡共有企业377家,纺织、竹木制品加工、矿产开发、水电开发以及鳗鱼养殖等都有相当的规模,当年实现企业总产值5486万元,比1986年增长12倍。

2000年,全乡有中心小学1所,完小12所,初小4所,教职工121人,在校生2219人,小学入学率99.77%,巩固率为99.75%,毕业率为100%。全乡有完中1所,教职工88人,在校生1514人,初中学生入学率达97.52%,巩固率为97.8%,毕业率为93%,升学率为86%。

竹业生产基地溪尾乡竹木资源丰富,全乡有竹林面积18688亩,仅九峰、高山两个村就有连片竹林1万亩,建有高山毛竹采育场和省级毛竹生产示范基地。为提高竹业经济效益,该乡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改变竹农的生产方式和观念,调动竹农的生产积极性,全乡的竹林管护水平不断提高,并带动全乡竹制品企业快速发展。到2000年,全乡竹木制品企业发展到11家。多年被上级部门评为竹业生产和“五五”生态开发工程成绩显著单位[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