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韵和谐优美的形式叫压韵。也叫押韵。

压韵也是构成一首诗歌的主要因素,不论是古体诗(远代少数诗例外)或近体诗,都要求压韵,没有韵就不能成诗。所谓压韵,就是在诗词中一部分句子的末一字用同一个韵的字,使诗歌具备音乐感,读起来既顺口,又悦耳动听,借以增加诗的艺术感染力。同韵的字在一首诗中用于一部分句子的末尾,就叫做“韵脚”。又因压韵的字都在句子的末尾,所以又称“韵角”。

一般压韵诗都至少第2句和第4句压韵,最多三句压韵.

这里举唐人卢照邻的《曲池荷》一诗为例: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第二句末尾字 池chí和第四句末尾字 知zhī形成压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