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荒落huāngluò

(1) [lonely and desolate]∶荒凉冷落

例:荒落的古寺

(2) [rusty]∶荒疏衰退

1.荒村。 宋 秦观 《游汤泉记》:“故墟荒落,晨汲暝舂。” 元 胡助 《怀来道中》诗:“荒落久宁静,富庶或成市。”

2.荒芜冷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下二里,过 补虚菴 。亦稍荒落,恐日暮不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喷水》:“ 莱阳 宋玉叔 先生为部曹时,所僦第,甚荒落。”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三过 黄 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3.荒疏;衰退。《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二年》:“﹝ 朱玫 ﹞使 萧遘 为册文, 遘 辞以文思荒落。” 明 高启 《送徐以文序》:“顾余乃浮沉闾里间,卒荒落而无所成。” 清 戴名世 《<庆历文读本>序》:“余虽学殖荒落,而文章之事,与有责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劳劳独躯壳之事是图,而精神日就於荒落,新潮来袭,遂以不支。”

4.即大荒落。岁阴名。 唐 卢照邻 《对蜀父老问》:“龙集荒落,律纪蕤宾,余自 丰镐 归於 五津 ,从王事也。”参见“ 大荒落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