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bǎi duān

1.多种多样;百般。亦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史记·龟策列传》:“搏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 宋 苏轼 《渔樵闲话录》下篇:“巧诈百端,甘为人之鹰犬以备指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张珉 ﹞今早已失魂不语矣。灌救百端,至夕乃苏。”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其外徵税及商贾之事,几及百端,而议员未能悉备,又可冒昧许诺邪?”

2.百感;众多思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思之不可见,百端在中肠。” 清 陈维崧 《西河·西氿落晖》词:“茫茫不觉百端来,瞑烟暗结津市。”

3.犹百匹。谓锦帛之多。 宋 陆游 《夜宴赏海棠醉书》诗:“醉夸落纸诗千首,歌费缠头锦百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