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国光,1965年生,黑龙江肇源人,蒙古族,哲学博士。现为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技术创新管理,讲授西方哲学史、科学哲学和自然辩证法概论的研究生课程。
主要经历
1979.8-1983.7 在齐齐哈尔民族中学读书;
1983.9-1987.7 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读书;
1987.9-1995.8 在沈阳重型机器厂计量处工作;
1995.8-1998.3 在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攻读科技哲学硕士学位;
1998.4-至今 毕业后留校工作;
2000.4-2002.9 在职攻读并获得科技哲学博士学位。
研究成果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评析,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10期;(第一作者)
技术发生与语言,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3期;(第一作者)
技术批评主义及其心理根源,载《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一作者)
技术改进与技术发明的一般性机制,载《工程·技术·哲学》2003年卷
技术与劳动的内在关系,载《工程·技术·哲学》2004年卷
论技术的起源,载《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一作者)
《怀特海——有机哲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翻译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