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圣餐

[Eucharist Holy Communion]

基督教各主要派别共有的重要圣事。圣餐的设立源于耶稣与门徒共进最后晚餐,掰饼分酒给门徒时所说“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血”。基督教认为饼和酒是耶稣为救赎人类被钉于十字架的象征,基督教的一些派别认为耶稣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存在于圣餐中,但对于这种存在的方式各派说法不一。天主教称此圣事为圣体,使用无酵饼,而且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般信徒不领圣血(1963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改革后,允许平信徒兼领圣血)。东正教称圣餐为圣体血,使用发酵饼,信徒可领受圣体和圣血。是最重要的一项圣礼。东正教会每周日都会举行一次圣体血。新教各派不接受天主教传统的圣体礼仪,信徒可领饼亦可领杯(圣血)。各宗派的圣餐礼仪形式不尽相同,安立甘宗和信义宗的圣餐礼与天主教较接近。加尔文宗则认为饼和酒仅为基督血肉的代表。公谊派认为圣餐只是形式,故不举行这一圣事。基督教各派的圣餐礼均由神职人员

世界圣餐主日

每年的十月第一个主日,是世界圣餐主日,全球的新教基督徒都会在这一天举行圣餐仪式,纪念主耶稣。

世界圣餐主日于1936年由长老会倡导设立,其后主流的新教教派纷纷加入。虽然东正教和天主教并没有加入世界圣餐日的活动,但东正教和天主教在每个主日都有圣餐仪式,因此实际上,在十月的第一个周日全球的基督徒都在这一天,共同参加了圣餐仪式,这场全球性的圣餐仪式,象征著普天教会的合一,和全球基督徒共同纪念主的恩典。

圣餐的传统可以追溯到犹太民族的逾越节的晚餐。

初期教会,圣餐就一直延续下来,自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以后,新教基督教的宗教礼仪仅剩下洗礼和圣餐,而每个教会的习惯上并不一样,并不是每个教会都是每主日进行圣餐仪式的,有些教会每月一次,有的甚至是每季才一次。

虽然所有的教会都同意圣餐的目的是纪念主的死和主的复活,但有关圣餐的神学含意却是争执不休。天主教认为,每一次圣餐,主的灵都真正降临,并让圣餐转型为神圣的灵粮。是主的身体,但浸信会和五旬节教派的教会则认为圣餐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象征主的身体,而并非真的是主的身体,而路德宗的教会则介于两者之间,即圣餐并非主的身体,但是圣餐上有主的同在,已经不是普通的饼和酒了。

无论那一种神学观点,所有的基督徒都认为圣餐是与主相遇,与众圣徒相交的重要活动,都是象征著教会合一和教会与主的合一,从这点看,世界圣餐主日经历了70年的历程,被越来越多的基督徒所接受,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