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简介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为山西大学生物系。2001年4月由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和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合并组建为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现设有2个系,4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5个研究所(室),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建设学科。全院共有教职工80人,教师59人,在校本科学生59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2人。近三年来,学院共承担科研课题100多项,争取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60篇,出版专著8部,获准国家专利4项,科研成果鉴定7项,多项科研成果得到转化推广。学院作为全省生命科学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知识辐射源,是山西省生命科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心。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在新的世纪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发展既前景辉煌,但也任重道远,只要我们艰苦努力,扎实工作,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必将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历史回顾:
·学院前身为北京师范大学理学院二部生物系,1949年10月由北京迁至太谷铭贤学院,更名为山西大学理学院生物系。
·1951年7月,由太谷迁回太原市侯家巷校本部,1954年迁入山大现址。
·1959年,山西大学重建,在南开大学等院校支持下新设生物系。1961年,山西师范学院与山西大学合并,两校生物系合并为新的生物系。
·1981年,动物学被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点,同年在环境保护教研室基础上成立了环境科学系。
·1988年,迁入现址。1991年,我系微生物专业作为唯一一所地方院校单位,与国内其它三所高校编写全国该专业教学计划,1992年,筹建了“山西国家级食用菌菌种场”。
·1994年,筹建校生物工程开放实验室。
·山西大学旧楼照片1994年更名为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1995年,接收中科院地理所万余件植物标本,充实了植物标本室,建立了动物标本室。1997年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1998年环境科学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1999年,学院将原有专业调整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同年,动植物标本馆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01年,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合并成立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03年,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实验室被确定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院与省农科院联合成立“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同年,学院新调整设置的生物工程专业招生
专业设置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全面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有关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在农、林、渔、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生物高新企业等单位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实验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和归纳、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本专业具有基础厚实、专业面宽、综合素质高、人才培养适应面广等特点。 学分制与分学要求: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准予毕业总学分:186学分。 其中:课内学分:150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8学分;学科必修课:41学分;专业必修课:7学分;专业选修课: 学分;课外学分:36学分(包括毕业论文10学分,实习4学分,读书笔记4学分等)。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生物工程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内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生化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生物细胞培养与选育、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发酵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生物细胞培养与选育、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熟悉与生物产业有关的方、政策和法规,了解当代生物产业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本专业具有基础面宽、应用性强、理、工交叉与渗透的专业特点。
学分制与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Bachelor of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