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花押又称“押字”,兴于宋,盛于元,故又称“元押”。元押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从实用意义上说历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辨伪的作用,作为个人任意书写,变化出来的“押字”(有些已不是一种文字,只作为个人专用记号),自然就更难以摹仿而达到防伪的效果,因而这种押字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

花押不是日本语,此名词在中国早有使用,其意思是个人化的署名。当中会使用不同的笔迹及符号,使个人化的署名更美观。署名源于中国唐朝时代,在日本平安时代中期传入。

花押,就是现代的个人签名。中国古代的花押,从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大宋帝国的时候,签名花押的风气非常流行,不少文人墨客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花押。宋徽宗的花押,被专家们称为"绝押"!它的外形,特别巧出心裁,有点象写得结构松散的"天"字,又象一个简写的"开"字,而实际上就是所谓"天下一人"四个字组成,四笔写成。后人称奇的时候,难免又会感到这位皇帝率真可爱的气质了,好像一个自负顽皮的天才小孩,故意搞了个文字游戏来捉弄那些不明就里的人。

书画界用花押是很普遍的,比如,当代书画大家谢稚柳的署名就是。除此之外,比如在瓷器画制作署名时,却很少用本名(本名如有,多附于底款处),多用一特殊的符号标记,在这里标记代表了署名和印章。瓷器界的花押使用可谓是由来已久!

12世纪中叶,花押是古代欧洲的另一种标记形式。实际上它是一种图形签名,通常采用简洁的图案方式来表面签署人的身份,从而证明某事物的所有权与归属以及对某事物的认可。因为当时大多数人是不识字的,花押的方式正是以视觉的方式更直接更简明地表明含义,从这一点我们看出图形传播的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