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南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省长助理徐南平[1],男,汉族,1961 年4月出生,安徽桐城人,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 年 4 月参加工作,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长助理,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会长,首批中国火炬创业导师。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78.09——1982.07 在合肥工业大学化工系无机化工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2.09——1985.04 上海化工研究院无机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5.04——1986.02 上海化工研究院助理工程师;

1986.02——1989.12 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9.12——1993.06 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讲师、副教授;

1993.06——1996.10 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其间:1993.06被评为教授,1994.06—1994.12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教授);

1996.10——1999.05 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处处长(1996.07—1996.09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顾问,1997.05—1997.08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访问教授)。

1999.05——2001.12 南京化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其间:1997.12—1999.10兼任江苏久吾高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2001.12——2006.05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2.11—2002.01 日本名古屋大学 JSPS访问学者,2005.11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及材料工程学部院士,2002.06—2006.05兼任南京九思高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2006.05——2008.04 江苏省苏州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挂职 ,负责科技方面工作),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其间:2007.10起担任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8.04——2008.07 江苏省省长助理、省政府党组成员(协助分管科技、教育工作),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

2008.07—— 江苏省省长助理、省政府党组成员(协助分管科技、教育工作)。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一届江苏省委委员。

研究领域、方向和主要成果:

徐南平院士主要从事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是我国膜领域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国防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计委产业化专项项目、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项目等研究项目40余项。近十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发表期刊论文40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170多篇,编写及参编著作3部。申请专利57项,有20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侯德邦化工科学技术奖” 创新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膜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部刘永龄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首届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等称号,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培养人选、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省优秀学科带头人、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膜领域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膜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分会副理事长,全国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化工学报》、《水处理技术》等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以及《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膜科学与技术》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2008年3月任江苏省省长助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