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①指一国将逃亡在其境内的外国罪犯转交给要求审判该罪犯的另一国的行为。国与国之间除非签订有相互引渡罪犯的协议,否则不承担引渡的义务。国际协定通常规定下列国家有权提出引渡要求:罪犯国籍所属国、罪行发生地国家、罪行受害国。
②引导并渡过:用渡槽将对面的山泉引渡过来。
简介引渡是一国将逃至本国的罪犯交给请求审判该罪犯的国家的行为.引渡
源于古埃及王国.公元前13—14世纪,西亚强国赫梯和古埃及王国连年征
战,彼此都削弱了,而西亚的亚述则逐步强盛起来.赫梯国担心腹背受敌,
便向埃及法老求和修好.埃及法老拉姆西斯2世接受了赫梯王哈图里3世的议和条年,双方缔结了一份友好协定.这份刻在银板上的条约其中有一款"如有人逃出埃及而进入赫梯国家,赫梯国王不准其在他的国家逗留,而应送回拉姆西斯的国家."同时强调逃亡的埃及人的财产,妻室,儿女,奴仆也应随本人送回埃及.古希腊时期,马其顿王国曾召开科林斯大会.要求所有参加会议的国家保证不许隐匿反马其顿的罪犯,违者将兵戎相见.
公元5世纪,中国北部的匈奴族西迁至欧洲.433年,匈奴王阿提拉致函东罗马帝国皇帝,索取本族叛逃者.提奥多西2世虽否认了有匈奴罪犯逃至本国的事实,但同意签订引渡罪犯的条约,并按双方祖先的习俗宣誓恪守条约,这份由拉丁文拟定的文书,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关引渡罪犯的专约之一了.
引渡是指一国应外国的请求,把在其境内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外国人,移交给请求国审理或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
引渡以条约为依据。引渡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有以下三类国家:
1、罪犯本人所属国;
2、犯罪行为发生地国;
3、受害国。
引渡的理由是指被某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人。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现在已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最早在1793年法国宪法中就规定了政治犯不引渡原则,但各国对政治犯的界定并不一致,由于属地管辖权的原则,被请求国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引渡。
引渡的效果,请求引渡国即可根据其法律对罪犯进行审判,但是,根据罪名特定原则,对该罪犯,请求国只能就其请求引渡时所指控的罪名加以审判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