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脸油葫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 文 名 黄脸油葫芦(油葫芦)

俗名别名 油葫芦、北京油葫芦、天津黑虫、麦田褐蟋蟀

英 文 名 Ohmschi & Matsumura

拉丁学名 Teleogryllus emma、Gryllusmitratus Burmeister

品种

地理分布 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地区

习性

体形尺寸 体长18-26mm

繁殖方式 卵生

食性

鸣声 鸣声委婉动听,带颤音,声如“唧吕吕吕(Ji-Lu---)……,唧吕吕吕……”,连续不停顿,夜间和清晨鸣叫更欢。

黄脸油葫芦体较大,通体褐色或黑褐色,油光锃亮。头大,圆球形。复眼上方具淡黄色眉状纹,从头部背面看,二条眉状纹呈“人”字形。颜面黄色,触角窝四周黑色;前胸背板黑褐色,具左右对称的淡色斑纹,侧板下半部淡色。前翅背面褐色,有光泽,侧面黄色;足褐色或土黄色。两尾须长,超过后足股节,色较体色浅。可能其鸣声像油从葫芦内倾注而出所发的声音,故得油葫芦这一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