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津巴布韦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大津巴布韦遗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最重要的古代遗迹。其代表的古代非洲文明,被称为“津巴布韦文化”。

“大津巴布韦”在班图语中意为“石头城”。 在公元13-15世纪,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国的都城,遗址1877年被发现。

遗址位于哈拉雷以南约三百公里处,总面积达720公顷。共由90多万块花岗石砌造而成。石块连接未用任何粘合物,至今仍坚固挺拔,宏伟壮观。分山顶建筑、山下石廓和谷地建筑三个部分。山顶建筑是遗址最古老的部分,建在100米高山顶上,设有堡垒和围墙,是国王的住所。山下石廓是遗址规模最大的一部分,呈椭圆形,由高11米、周长243米的石墙围成,最宽处106米,是王后和嫔妃的住所。石廓内立一高11米、底部直径6米的锥形石塔,现已成为津古文化的象征。谷地建筑是大臣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住所。后许多著名文物都在此出土,如“津巴布韦鸟”的石雕。津国徽、钱币上都有此“鸟”图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