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汗腺螺旋腺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重要病理改变

a 瘤体位于真皮深层,由多个或单个小叶组成,与表皮不连,

b 瘤体间质内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尤以瘤细胞团周边为重,

c 瘤细胞分两类,一类核小深染、圆形,多在小叶周边,不呈栅状排列,另一类核大、淡染,位于小叶中央,可形成不规则小的囊状管腔,

一般病理改变

a 瘤体位于真皮深层,由多个或单个小叶组成,小叶内增生上皮细胞呈索状相互交织,

b 瘤体外被嗜酸性透明膜包绕,

c 瘤内可见小汗腺导管结构,管壁内衬嗜酸性上皮细胞。间质内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尤以瘤细胞团周边为重,

d 周围可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

e 瘤细胞核嗜碱性且排列紧密,低倍镜下似基底细胞癌。

病理鉴别诊断

基底细胞癌:常和表皮相连,核分裂相多见,细胞异型性明显,可有明显坏死。

圆柱瘤:同小汗腺螺旋腺瘤。

临床特点

a 多发于20岁~40岁成人,无性别差异,

b 病因不明,

c 好发于躯干及上胸部,也可发于其它部位,

d 皮损为球形或卵圆形的皮下结节,直径1cm~2cm,偶可达5cm,正常皮色或淡蓝色,质软如海绵,

e 一般单发,偶或多发,

f 大都有放射性疼痛或压痛,

g 良性病损,极少恶变。

临床鉴别诊断

神经瘤

血管平滑肌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