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学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程序学习(Programmed learning)

把课堂上集体的视听学习情境转化为个人学习情境,使用程序教材的一种学习方法。程序学习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没有特殊的要求,任何国家的任何课本,都可以进行程序学习。但是,它必须由有关专家或教师把全部教学内容按逻辑顺序分解成许多小的项目(问题)。前一项是后一项的基础,后一项是前一项的发展,然后印刷成供学生翻阅用的程序教科书;或印刷成能安装在教学机上的程序纸带;或编成计算机用的程序软件。程序的表达方式主要是以上三种。无论用哪种表达方式,学生都得从头开始,首先对一个问题(刺激)进行思考,阅读有关材料,进行回答(反应),如果错了,再思考或查阅材料,再重新回答,一直到答对被认可为止,才可以进行第二个问题。如此按序按部就班地前进。一直到完成一个学习目标为止。程序教学的功能是可以肯定的。它的理论根据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也就是强化学说。该学说认为,有机体受环境的制约,来自环境的刺激要得到反应,增加刺激与反应间的神经联结叫强化。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即分化性强化),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