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医学术语1基本介绍:

脉搏就是指浅表动脉的搏动。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年人每分钟70-80次。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脉搏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中医更将切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2正常范围:

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教慢,为55到60次/分。正常人脉率规则,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正常人脉搏强弱均等,不会出现强弱交替的现象。

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文学介绍◎ 脉搏 màibó

(1) [pulse]

(2) 动脉的搏动,健康成年人安静时每分钟 70—75 次

(3) 潜在的感情、意见或动向

任何人都可以感觉到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脉搏

mài bó

脉搏(脉搏)

亦作“脉搏”。 1.动脉的搏动。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医生可据以诊断疾病。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三:“﹝说话时音的迟速长短﹞因脉搏呼吸的有节奏,又不会是太混乱太不规则。” 巴金 《一颗红心》:“可是头歪垂着,他的脉搏已经停止了跳动。”

2.借喻一种动态或情势。 闻一多 《可怕的冷静》:“正如当年激起抗战怒潮的是青年,今天将要完成抗战大业的力量,也正是这蕴藏在青年心灵中的烦躁。这不是浮动,而是活力的脉搏。” 冯牧 《<郭小川诗选>代序》:“ 郭小川 的诗作……难道不是可以使我们鲜明地生动地看到了我们时代的缩影,感到了我们时代的脉搏的剧烈跳动吗?”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 乔光朴 继续说:‘我们必须摸准世界上最先进国家机电工业发展的脉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