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殷门Yinmen(BL 37)

[穴义]膀胱经经气在此升至天之天部。

[名解]浮,阳也、气也。郄,孔隙也。浮郄名意指膀胱经经气在此各至天之天部。本穴物质为委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上至天之天部,但因膀胱经气血性本寒湿,即使吸热其所上行天之天部的气态物也少,如从孔隙中上行一般,故名浮郄。

【标准定位】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取法】俯卧位,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坐骨神经、内收大肌。皮肤由骶丛的股后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稍,厚脂肪组织较多。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大腿阔筋膜,在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半膜肌之间深进,入坐骨神经干。经股后骨间隔,深至内收大肌。营养动脉来自股深动脉的第一、二穿支。内收大肌由闭孔神经支配。

【功用】舒筋通络,强腰膝。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

2.其它:腰背痛,股部炎症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1.5~2.5寸,局部酸胀,有闪电样感向下肢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