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

所谓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

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东汉以后又有郡三老,并间置国三老。

《汉书·高帝纪上》云:“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

“三老”是县的下一级官员,类似乡长。作为有头脸的基层干部(副科级),“三老”少不了查证调停民事纠纷,算是负责教化,但他的主要工作还是收税。当时农民田里打的粮食,十分之一要上缴国家(就像现在上班族要上缴百分之二十的个人所得税);农民的宅居地(住宅附近用于种菜养鸡的那片小地)归个家所有,要上缴户税,主要用于养兵。

2、指上寿、中寿、下寿。《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蠢而三老冻馁。”上寿、中寿、下寿的年龄分别以120岁、100岁、80岁为界,他们都80岁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