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玉兰(1907~1997)字香谷,临淄区齐陵镇淄河店村人。其父刘维华、字景南,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幸被袁世凯杀害。香谷父亲去世后,年仅26岁的母亲继承夫志,养子保国,含辛茹苦,艰难渡日,千方百计让香谷求学上进,以此叹慰英灵。
香谷七岁在本村私塾就读,后在临淄县城读初中,在初中她就十分热爱体育活动,性格开朗,才气横溢。不久又去济南读高中,因其思想进步,积极参与爱国运动,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坐牢一年。后由她的舅父筹资托人赎出,继续艰苦学习,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在校期间,更加热爱体育活动,特别是网球活动,曾多次得过网球冠军。毕业后,参加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国家网球代表队队员,后与云南省昆明市陶荣先生结婚,陶荣系第一期黄埔军校的学生,曾任国民党立法委员,驻英国大使馆武官等职,生有一个儿子,现家居美国。
刘香谷女士,多次参加东南亚各国的网球比赛,并荣获冠军,所以南洋人及其政府均给她冠以“网球皇后”的美称。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她在美国三年获得不同级别的网球冠军181项,从而被誉为“长青村”。1983年10月13日,《大众日报》第三版有专题报道:高龄女子网球选手刘香谷在美国连得17个冠军。文称: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七十四岁的网球选手刘香谷,半年来在美国参加全国和洲区国际高龄女子网球锦标赛,连获单打、双打17项冠军。1990年在北京召开的“亚运会”上,获女子网球冠军的台湾选手便是香谷女士的得意高徒。
1991年4月24日,刘香谷女士回家探亲,在北京受到了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外事办等单位领导的亲切会见和热情款待,回到家乡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时,受到了中共临淄区委书记杨汝奎及六大班子领导人的盛情接待。刘得谷女士当场送给区领导一部分有关商业、工业的书籍资料,为家乡的经济振兴出谋献策。她回故里淄河店只住了两天,然后经她丈夫故里云南省昆明市返回台湾。
刘香谷女士1997年病逝于台湾,享年80岁。
2 刘玉兰 女,1946年7月出生,陕西周至人。高级工程师。农工民主党员。1970年毕业于陕西工业大学纺织工程系。现任职于国营陕西第二毛纺织厂技术科。主要贡献:从事毛纺织专业技术工作30年,对工艺、设备、质量、操作技术进行熟练管理,为企业编写了各种工艺、质量和操作管理制度。擅长各类呢绒和毛毯的产品设计工作,设计和生产的新产品多次获奖。著作有《探索新工艺,开发新产品—两面异花大循环提花毛毯设计探讨》、《提花女士呢绒的工艺设计与先锋试验》、《国际流行色在毛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4.刘玉兰
刘玉兰教授,主任医师、著名中医心脑血管病专家,原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研究员。现任中华国际生物医学研究院高血压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医高血压、高血脂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采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方面临床疗效显著,研究成果独树一帜。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女,1963年生,汉族,黑龙江籍,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先后获得医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并于1995年完成博士后工作。现任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肝病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消化学会全国青年委员,北京市消化学会及内镜学会委员,中华消化学会肝胆学会协作组副组长,北京市医疗事故专家小组成员及国家自然基金评审委员。毕业二十余年来,一直从事消化系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工作。熟练掌握胃镜和肠镜等诊断及治疗技术(息肉的电切、食道静脉曲张的硬化及圈套结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内镜缝合治疗),在消化系统(肝胆、胰、食道、胃肠)疑难病症及危重病症的诊疗方面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近年来进行了肝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除临床及教学工作外,本人参加了多项科技攻关课题,主要从事慢性肝病的研究,已有部分课题获省市和部级科技成果奖。近几年已在国家一级杂志发表论著七十余篇,撰写综述和翻译译文近二十篇,并参加一些消化系疾病书籍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