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tshepsut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物简介:

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公元前1503—1482年左右在位。为图特摩斯一世的嫡生女,同作为正当王统的唯一保持者、父王的庶子图特摩斯二世结婚。后由于夫主的早逝,与幼年即位的图特摩斯三世(女王的庶子)同为共治之法老。但女王实际上大权独揽,成为埃及唯一的统治者。在位期间中断了图特摩斯一世以来为征服亚洲进行的远征而转行和平贸易外交,特别注重与非洲的贸易,执政的第九年派遣的蓬特交易船,是那一时代的代表性活动,同古莱塔的贸易也活跃起来。在底比斯西岸的提埃尔巴哈利营造壮丽的葬祭殿,乘卡纳克神庙的扩大,供献方尖塔。为强行即位和变更对外政策,在政治中枢安插了孙谟特(据说为女王情夫)等忠实亲信。随着图特摩斯三世的成人,这些亲信相继失宠。不久,女王的身影也消失了,但她究竟是自然而死还是被暗杀,或是退位,尚不得而知。图特摩斯三世成为独立执政者后立刻再次远征亚洲,并企图抹杀人们对女王的记忆(破坏雕像,从浮雕、碑文上去掉女王的形象和名字等)。但是,在女王的和平时代国力得到充实,这使得图特摩斯三世进行大规模的远征成为可能。

近代考古研究发现:

Hatshepsut(意为最受尊敬的),和她的继子图特摩斯三世的关系应该并不是像后世传说中那么不和谐。在壁画中有一幅画面是:女王教导图特摩斯三世射箭。

首先,女王一直是以图特摩斯一世为榜样来培养教育三世的。女王对她强大父亲的膜拜,在她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直围绕于她整个生命。图特摩斯二世,其实一直被女王不能接受,甚至让女王感到他虚弱的身体亵渎了父亲神圣的威严,他至死都是一世的影子。所以,她一直极力把图特摩斯三世培养成一个像她父亲的帝王。而且在考古研究中发现,多次出现壁画是关于图特摩斯三世和哈特谢普苏特共同执政的画面。古埃及,女王与法老,男性与女性同时执政被看作和平、强大、繁荣的象征。正如,图特摩斯二世并非一世嫡子。他娶同父异母的姐姐哈特谢普苏特(她由正宫王后所出)来确定真正的统治地位,以及其合法性。

主要问题是出在:女王绝大多数有关她的历史记录被刻意销毁,可能是图特摩斯三世后来报复所致.长期来,有关她本人的真实相貌和传奇故事众说纷纭,成为千古之谜......据说多半是和哈特谢普苏特的平民情人——赛纳姆特有关。正如之前说的,埃及是个非常注重血统的宗教国度。而身为王室最纯正的象征——哈特谢普苏特竟然和一个平民在一起,从这点来说,就是给王室带来了耻辱,也有可能是因为男性主义抑制女性主义的蔓延。如果真的要报复,为什么还要让红祈祷室竣工?为什么不毁掉她的肖像和皇族名号?显然他是后来才毁掉她的肖像的,是什么事使他做了这个决定不得而知。在执政后期,图特摩斯三世继承人阿蒙霍特普二世才诞生。图特摩斯三世去世时,阿蒙霍特普二世年纪太小无法独立执政,显然他需要一名辅政者,对哈特谢普苏特辉煌的政绩埃及人记忆犹新。图特摩斯三世害怕还有女性纂夺儿子的王位,为确保阿蒙霍特普二世顺利登基,图特摩斯三世想摧毁哈特谢普苏特的成就,让她在历史上消失。图特摩斯三世也许不希望继任者受皇族女性的障碍,向他自己受哈特谢普苏特牵制一样,因此它刻意毁掉有关哈特谢普苏特的记载。防止她成为当时某些皇族女性的典范榜样,为进一步防止女性夺取王位,图特摩斯三世还是摧毁了哈特谢普苏特晋升法老的权利基础,那就是神妾的地位,阿蒙霍特普二世即位时,神妾的头衔大体只有象征作用,女性无法借此获得政治权力,至少当时是如此。

Hatshepsut at Deir el-Bahri / Djeser-Djeseru / Temple of Queen Hatsheps / Al-Deir Al-Bahari Temple

哈特谢普苏特神庙(又称女王庙,建于公元前1400多年前,位于底比斯城的最北端,在国王谷和王后谷之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