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绒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学名 煤绒菌

拉丁学名 Fuligo septica (L.) Wiggers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 Mucor septica (L.) Wiggers 图 1339 煤绒菌 : 1. 子实体及生长状态, 2. 孢子, 3. 孢丝和石灰团

分类地位 绒泡菌目、绒泡菌科、煤绒菌属

形态特征 子囊果小。复囊体成堆垫状 ,宽1.5-3cm或更大,厚1-3cm,颜色多样,有白、赭、绿、粉红、暗红褐、黄紫等色。皮层有石灰质,较厚而脆,易分离。孢丝无色,纤细,与淡黄色的石灰团相连接,孢子堆灰黑色。孢子浅紫褐色。近光滑或有细刺,圆球形,6-10μm,原生质团黄色为多,较少白色或乳白色。

生态习性 春至秋季生于腐木、植物体上、垃圾上等。

分布地区 吉林、河北、山东、甘肃、安徽、江苏、贵州、云南、广东、福建、海南、黑龙江、西藏等。

经济用途

此种常出现在香菇或木耳的段木上,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