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色烟管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学名 烟色烟管菌

拉丁学名 Bjerkandera fumosa (Pers. : Fr.) Karst.

中文别名 亚黑管菌

同物异名 图 951 烟色烟管菌 : 1. 子实体, 2. 孢子, 3. 担子

分类地位 非褶菌目、多孔菌科、烟管菌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平伏生长,反卷部分呈贝壳状,往往许多生长一起呈覆瓦状,上表面有微细绒毛,白色至淡黄色或浅灰色,2-7cm×3-8.5cm,厚4-10mm,无环带或有不明显的环带,边缘厚或薄。菌肉白色或近白色,木栓质,厚2-7mm。菌管近似肉色或稍暗,长1.5-2.5mm,菌管层与菌肉之间有一黑色条纹。管口近白色至灰褐色,有时受伤处变暗色,多角形,每毫米3-5个。孢子长方椭圆或椭圆形,无色,光滑,5-7μm×2.5-4μm。菌丝薄壁,粗3-5μm,具横隔及琐状联合。

生态习性 生于阔叶树倒木及枯树干上。

分布地区 吉林、河北、辽宁、青海、广西、黑龙江、湖南、广西、四川、云南、江苏、福建、甘肃、陕西、贵州等。

经济用途

属木腐菌,引起木材产生海绵状白色腐朽。辽宁丹东地方用于治疗子宫癌。熬煎或开水浸泡,饭后服用浸出液,日服二次,每千克为一疗程。在香菇段木栽培中,往往出现在段木上视为“杂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