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灵寿故城遗址位于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东部,东南距今灵寿县城约10公里。城址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城垣依自然地势夯筑而成,北高南低,地上部分已荡然无存,地下夯土城基尚在。从夯土城基看,西城墙最宽处35米,隔墙最窄处25米。城址分东、西城,中间有一道南北向隔墙。东城北部为宫殿建筑区,南部为手工业作坊区和居住区,西城北部为中山王陵墓区,南部为商业区、居住区。
战国时期,在燕南赵北之间,即在今河北省中南部,有一个由狄族建立的“侯国”,中山国。中山国,早期称鲜虞。鲜虞之名,开始显现于史籍为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中山之名始见于史籍。中山国初建都于中人(今唐县境内),立中山城为都。后迁都于顾(今定州市境内)。魏文侯四十一年(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公元前381年前后中山桓公率鲜虞余众驱逐魏国统治者,中山复国,迁都于灵寿。此后,其国力很快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323年,与赵、韩、魏、燕同时称王。到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灭。从鲜虞最早见于史籍至中山国最终亡国,历时478年,几乎绵亘于春秋、战国时代。
1974年,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平山县上三汲村一带,勘察了中山灵寿故城遗址,之后发掘了中山王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为研究中山国历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物资料。中山灵寿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被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1975年至1979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对两座大型墓葬进行了发掘,打开了一个在地下封闭2000多年的巨大的艺术宝库。其中位于城址外的一号墓是中山王系的第五代中山王墓,位于城址王陵区内的六号墓是第四代中山成王墓。两墓建制基本一致,墓室构造奇特,建造精致,规模宏大。但椁室以及车马坑已被盗扰、焚烧,出土文物较少。而与椁室不相连的藏器坑,依然保存完好,出土文物十分丰富,达19000余件,其中有大量孤品、珍品出土,令世人震惊。
反映中山国政治的出土器物,有“刻铭铁足铜鼎”、“夔龙纹铜方壶”、“铜圆壶”等,三件重器分别刻有469字、450字和204字铭文,为研究中山世系和中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刻铭铁足铜鼎”又称王鼎,王即位十四年时(公元前314年或公元前313年)采用分铸工艺制作而成。通高51.5厘米,腹径65.8厘米。盖钮与腹足部之间刻铭文77行469字,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战国时期字数最多的一篇铭文。从这座铜鼎以及“夔龙纹铜方壶”、“铜圆壶”的铭文中,可以大致推出王及其前后的中山国诸公的在位年代。
“错金”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这两座墓出土了许多铜错金银器,其造型之独特,结构之精巧,图纹之精美,充分显示了中山国高度发达的手工工艺。“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打破了传统的“龙飞凤舞”的动态场面,以静为基调,底部由四只表情温驯的梅花鹿承托一圆圈,四龙四凤扭结盘结,翼尾相接,构成一个内收而外敞的支架,上覆几案,稳定而舒展,呈现出一种静态美。“错金银虎噬鹿铜器座”,原是一曲尺形屏风的座足,其造型形象生动奇特,以动为特色。一斑斓猛虎,三足着地,一爪腾起,弓身挺尾,双目圆睁,正在吞食一只花斑小鹿。小鹿垂首蹬腿,拼命挣扎,似从微张的口中发出凄切悲鸣之声,一个弱肉强食的场景活灵活现。还有“十五连盏铜灯”、“银首人俑灯”、“犀牛器座”、“牛器座”、“双翼铜神兽”等等,都反映了中山国手工工业在铸造、冶炼及加工等方面的高超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