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应该”的本质“应该”的本质就是取最大值或极大值。从价值论的角度,“应该”的本质就是从众多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中取其价值量或价值率的最大值或极大值。与“应该”相对应的词是“是”。“是”的本质就是取任意值。

2、认识论的“是”与价值论的“是”从认识论角度,“应该”就是从描述事物状态与特征的参量(或变量)的众多数值中取其最大值或极大值,“是”就是从描述事物状态与特征的参量(或变量)的众多数值中取其任意值。

从价值论角度,“应该”就是从描述事物的价值状态与价值特征的众多数值中取其最大值或极大值,“是”就是从描述事物价值状态与价值特征的参量(或变量)的众多数值中取其任意值。由于价值量与价值率是事物所有价值参量中最为重要的价值参量,因此“应该”的本质就是从众多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中取其价值量或价值率的最大值,“是”的本质就是从众多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中取其价值量或价值率的任意值。

3、认识论与价值论的“是”的联系和区别其联系主要表现在:认识论的“是”所描述的状态与特性通常是单值的、确定性的和清晰性的,而价值论的“是” 所描述的状态与特性往往是多值性的、概率性的、模糊性的。

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由于任何事物对于人的价值量大小或价值率大小取决于众多变量,即取决于事物本身(即客体)的品质特性,又取决于主体的品质特性,还取决于环境(即介体)的品质特性,而主体、客体与介体的品质特性又取决于众多的变量因素,因此,认识论的“是”是价值论的“是”的函数。

应该 yīnggāi

[should;ought to;must;had better;be supposed to] 表示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

不应该试图逃避责任。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三折:“这搭儿里问甚好共歹,也是我年月日时衰,应该。” 清 李渔 《巧团圆·争继》:“此来不为别事,只因老舅没有公郎,应该是外甥承继,故此选了吉日,把小儿送上门来。” 洪深 《五奎桥》:“快去喊他来。他种的田也在桥东面,应该有分的。”

专 辑:应该

歌 手:周华健>

语 言:国语

公 司:未知

点 击:548

日 期:2002.00.00

[01]最近比较烦

[02]你是我心中的绿

[03]喝一点酒

[04]健忘

[05]疏远

[06]谁来晚餐

[07]我还是一样

[08]应当

[09]应该

[10]有故事的人

[11]月光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