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头鹪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 文 名:褐头鹪莺

·物种分类:鸟类→雀形目→鹟科→鹪莺属

·拉 丁 名:Prinia subflava

·英 文 名:Greater Brown Hill Prinia

·属中文名:鹪莺属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四川中部成都、灌县、雅安、邛崃、金堂、峨眉、南充、东部万县、东南部秀山、彭水、南川、重庆、南部合川、宜宾、屏山、西南部西昌、米易、盐源、布拖,贵州北部赤水、西南部兴义、安龙、南部罗甸、东南部榕江,云南西北部、丽江、贡山、西部腾冲、盈江、保山、大理、耿马、西南部澜沧、西双版纳、南部墨江、元阳、东南部蒙自、马关、东部寻甸、东北部永善、巧家、北部永仁、中部昆明、景东,以及广西、广东、香港、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海南岛和台湾等地。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孟加拉国、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

·是否药用动物:否

·是否经济动物:否

·经济用途: 是田园间常见的一种鸟类,纯以虫为食,对人类带来不少益处。

·Iucn2003:LC. IUCN 2003:Not listed

·迁 徙: 留鸟。

·生 境: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亦见成小群。多在灌木下部和草丛中跳跃觅食,性活泼,行动敏捷,一般除受惊后急速从草丛中飞起外,其他时候很少飞翔,特别是很少做长距离飞行,通常起飞后飞不多远又落入附近草丛中,飞行呈波浪式。叫声单调、清脆,其声似’ze-ze-’,繁殖期间雄鸟亦常站在高的灌木枝头鸣唱。

·体 型: 体重♂7-11g,♀7-11g;体长♂117-148mm,♀111-152mm;嘴峰♂10-12mm,♀10-11mm;翅♂43-50.5mm,♀42-50mm;尾♂56-87mm,♀55-82mm。

·食 性: 主要以甲虫、蚂蚁等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少量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杂草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习 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亦见成小群。多在灌木下部和草丛中跳跃觅食,性活泼,行动敏捷,一般除受惊后急速从草丛中飞起外,其他时候很少飞翔,特别是很少做长距离飞行,通常起飞后飞不多远又落入附近草丛中,飞行呈波浪式。叫声单调、清脆,其声似’ze-ze-’,繁殖期间雄鸟亦常站在高的灌木枝头鸣唱。

·繁 殖: 繁殖期5-7月。在四川发现的6个巢,其中5个为囊状,1个为深杯形。囊状巢主要由巴茅叶丝编织而成,巢口位于上侧方,通常筑在巴茅草丛和小麦丛间,距地高0.5-l.0m,巢外径6-7cm,内径3-5cm,高9-14cm,深5-7.5cm。杯形巢亦筑在小麦丛间,距地高0.5m,巢用纤维、毛茛科植物种毛和蛛丝构成,外砌以小麦叶片,巢外径6.5cm,内径5cm,高7cm,深5cm。每窝产卵4-6枚,卵白色、绿色和亮蓝色沾黄,被有稀疏的红褐色或赭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13.7-16mm×11-12.8mm,平均14.8m×11.5mm。孵卵由雌雄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1-12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