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固始县的别称
地理位置:
固始亦称蓼城、蓼都。位于河南省东南端,系豫皖两省交界、华东与中原地带交融处。北濒淮河,南依大别山,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5°21′~115°56′,北纬31°46′~32°35′。南北最长94.16公里,东西最宽56.19公里,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总人口160多万人,是河南省人口第一大县。
气候条件:
固始县地处江淮之间,县境地势大体由西南向东北呈倾斜状,平均坡降1/1200,最高处华阳大佛山海拔1025.6米,最低处三河尖建湾村海拔23米,也是河南省海拔最低点,境内地形多样,山区、丘陵、平原、洼地、湿地、滩地兼备。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区,气候学上的零度分界线压境而过,是我国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湿润,雨量丰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066毫米,年平均日照2139小时,无霜期228天。
行政区划:
固始县辖9镇23乡,601个行政村。其中,段集--固始火车站特区享受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三河尖--中国柳编工业城、中国柳编商贸城享受县级经济管理权限;陈淋子镇、黎集镇、祖师庙乡三乡镇组成的史河湾综合改革试验区,行使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同时是省级史河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
历史沿革:
固始在夏、商为蓼国地,(蓼故都在固始县东北的蓼城岗遗址),在西周为蓼、蒋、黄、潘等国地,春秋中期,楚灭此地诸国,建期思县,固始彼是为期思县之潘乡,又名寝丘邑。西汉,于潘乡(寝丘邑)置寝县。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刘秀封其妹婿大司农李通为固始候,县名由寝改为固始。关于固始县名,明嘉靖固始县志记载:“史记正义日,孙叔敖以寝丘土寝薄取为封邑,李通慕叔受邑,光武嘉之,改名固始。臣按:县名日方此,岂因通与帝首事,欲其坚固初始欤?”可见,固始县名是取“坚固初始”之意,由引沿用至今,已有近二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