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露台

英文:Flat roof

lù tái

一般是指住宅中的屋顶平台或由于建筑结构需求而在其他楼层中做出大阳台,由于它面积一般均较大,上边又没有屋顶,所以称作露台。

1.露天台榭。《史记.孝文本纪》﹕"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后遂以"露台"为帝王节俭之典。

2.临时搭建的露天舞台。

3.在平地上用土﹑石筑起的高台。

4.晒台﹐凉台。

紫禁城里的露台

露台亦称仙台,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东侧。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台坐落于太湖石堆砌的假山之上,面积为7㎡,以白石栏杆相围。栏板高0.42m,宽0.84m,南北相对各两块,西为三块,东为两块,中为入口,栏板间以石望柱相接。台内地面铺米黄色斑石。台外顺山北下有木石栏杆相拦,南北两侧有石阶通至台下石洞。

洞的正面与南面各辟洞门,正面为朱扉金钉宫门,南为朱漆板门。门洞口皆宽0.8m,高1.9m,素白石券。南门券顶上方为半圆形木雕透窗。洞内有佛龛坐北面南,东壁上嵌有石刻的乾隆御书经文,冬日的阳光经透窗可直射在经文上,字迹清晰。

露台不仅可登高远眺,还与同一院落的轩、亭建筑组合,丰富了院内的建筑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