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前言蕲春,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县,是明代医圣李时珍、近代文艺理论家胡风、国学大师黄侃的故乡,是闻名遐迩的教授县,这里人文资源丰富,尊师重教之风源远流长,蕲春一中正是孕育在这片文化沃土之上。
学校特色1 建校历史悠久
蕲春一中创办于 1939年,学校数度迁址、更名,1950年扎根于现址,1980年定现名,1981年定为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现为黄冈市示范学校。建校65年来,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32000多人,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人士和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如世界知名学者、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教授王中烈,杰出的军事科学家陈学楚,世界著名的金融家汪潮涌,首批国家特聘教授骆清铭,叱咤商界的年青董事长胡玉生等。
2 办学理念明确
在办学中,该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致高、致全、致远”的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学校一切工作,都必须以人为核心,重视人,发展人,服务人,服从于人的发展需要,要让教职工 做学校 的主人,做自我发展的主人;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做自我教育的主人。
致高 ——就是高起点,高追求,确立高境界的发展目标,构建高效率管理机制,营造高品位的育人环境,造就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形成高水平的办学特色,提高高质量的教学成绩,培养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致全 ——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使学生成为一个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的全面的人。
致远——就是不看起点看终点,着力眼前,放眼未来,关心每一个学生,把握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终身发展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
围绕办学理念,形成了“建造一流校园,实行一流管理,造就一流师资,培养一流学生”的办学目标和“着眼培养一种精神——创新精神,着手发展二种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着力提高三种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培养学生目标,坚持以“团结、奋进、严谨、求实”为校训,形成了“文明、守纪、开拓、向上”的校风,“严教、细导、重法、创新”的教风和“勤学、精思、惜时、高效”的学风,努力倡导“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勤奋学习的上进精神,团结奋进的协作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的蕲春 一 中人五种精神。
3 规模发展快速
建校 65年来,特别是近10年,学校在各级领导关怀支持下,面积由45亩扩大到146亩,建筑面积由12000平方米,扩大到50126平方米。科技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楼、综合餐厅、教工住宅楼共计18栋,建有微机室两个,现有计算机190台,多媒体报告厅两个,语音室两个,理化生 劳 技实验室19个,图书室、阅览室( 含电子 阅览室)6个,现有图书102000册,报刊杂志248种,建有电视网、广播网、宽带网、程控电话网,建有标准化400米田径场一座。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设施较为完备。
4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现有教学班 60个,在校学生3988人,在岗教职工263人,专任教师217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72人,中级教师9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和省级学科带头人7人;国家级学会会员4人,省市级各科学 会 会员65人,省市级以上各学科会长、理事20余人;近几年来,有84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其中有5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
5 教学成绩显著
自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学校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万余人,空军飞行员22人。近三年来,高考上线人数分别为767人、1178人、1420人,学校连年被黄冈市教育局授予育英奖、创新奖和优秀奖。近三年来,有1000余人次获国、省、市各学科竞赛奖,多次在黄冈市名列前茅。
6 教研成果丰硕
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 10余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省级课题“数学课堂教学反馈法”和“物理STS”先后结题,成果优秀;“十五”国家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授予该校为“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实验学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授予该校为“实施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课题基地学校”,这两个国家级课题正在研究之中;近几年来,教师中有182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或年会上交流,有98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有77人次获市省级优质课奖、优质教研奖,参 编教育 教学专著93本,有两名教师获“湖北省教科研百佳个人”,有一名青年教师因教研成绩突出破格评为特级教师,学校先后多次获省市教科研奖励。
7学生素质全面
该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 1985年创办的《政教资料》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好教材。近三年来,学生操行评定合格率为100 % ,优良率达到85 % ,先后有128名学生被评为省市县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有215名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有5名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毕业合格率达100 % 。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90 % 以上学生参加了课外书法、美术、摄影、集邮、文学社等兴趣小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从1984年创办至今的“踏浪”文学社,坚持20年不间断,编辑社刊《梦原》50多期,发行《跋涉》社报100多期,刊发学生优秀习作4000多篇,有2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有1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竞赛获奖,先后有4位社长考入北京大学,社团社刊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断增强,2001年全省理化生实验及操作考查,该校取得了102.5的高分,名列黄冈市同类学校第一。近三年学生参加省 劳 技操作竞赛、机器人大赛都获得好成绩,特别是2003年在湖北省中学生首届机器人大赛中,该校有6人次获省一、二等奖,在黄冈市名列榜首。此外该校近三年向体育文艺院校输送了70多名优秀人才。
8办学业绩突出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端正办学行为;全面优化学校管理,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培养合格人才,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学生优秀文学社团”、“全国高考示范考点”、“广州军区招飞特等奖”、“湖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活动课程实验与研究先进单位”、“湖北省教科研 50强学校”、“湖北省绿化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五四红旗团委”、“黄冈市教育教学创新奖、育英奖、优秀奖”、“黄冈市综合治理示范学校”、“黄冈市文明单位”、“蕲春县最佳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知名校友王金云
王金云(1978— ),男,笔名阳光下,1995年毕业于蕲春一中。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阳光下之家”创办人,深圳“阳光下义工队”队长,个人志愿服务时间超过5000小时。深圳市阳光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 主任,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华社、《半月谈》、《人民日报》、香港《成报》等海内外60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过其先进事迹,其中中央电视台就做过他8期专访节目。曾荣获2005年度“全国十大法制新闻人物”、2006年“广东省十大新闻人物”、第三届“深圳十大最具爱心人物”、第三届“深圳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广东省“五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第四届“深圳十大最具爱心家庭”、2006年“中国十大爱情故事”,第十一届“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第十届“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第六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等30多项荣誉,受到了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副省长雷于蓝,原中共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全国普法办副主任、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中央综治委副主任陈翼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等领导的接见。出版有个人散文集《十八岁的坦白》、诗集《一个情人的自白》、长篇小说《阳光下》、纪实小说《走出高墙》四部作品。其中《走出高墙》曾被新浪网评为“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还荣获了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读一本好书”征文奖,并被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永久收存。
汪潮涌
汪潮涌(1965—),湖北蕲春人,曾在多家知名国际金融机构任职,1999年5月在北京创办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至今。被媒体称之为中国的“巴菲特”。汪潮涌的人生远非幸运两个字可以概括。从一岁的时候被送到大别山当起别人的养子开始,从带着区区三十美元远渡重洋刷盘子洗碗开始,汪潮涌就体验着比同龄人更深刻的苦难。真正幸运的是,他心中从不缺乏鞭策自己向前的动力。
从15岁到25岁,汪潮涌的计划是,用十年的时间完成自己的高等教育和出国留学。他做到了。
之后的十年,汪潮涌的计划是走出校门,先成为一个华尔街的专业人士,然后变成一个有实战经验的管理人士。他也做到了。面对华尔街的工作机会和自身价值提升,他放弃了还有两年就可拿到的博士学位。33岁的时候,汪潮涌被摩根斯坦利派往北京,成为华尔街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首席代表。
1998年,汪潮涌出任国家开发银行的局级顾问。1999年,汪潮涌自己的公司信中利开张了。因为在他的规划中,从35岁到45岁应该完成的是从经理人到创业者的转变。这家投资公司先后在高科技、传媒、新能源、环保、矿产资源、连锁商业、医药健康等领域已投资10亿美元,搜狐、王朝、瑞星、华谊兄弟、北大青鸟,还有畅销书《穷爸爸、富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均是他投资的项目,为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知名公司,
处在自己第三个十年中的汪潮涌已经坐拥巨额财富以及美满的家庭,同时也是各类论坛聚光灯下的主角。但他却并不满足。2005年,他宣布投资组建“中国之队”,进军美洲杯帆船赛。成为美洲杯帆船赛150年历史上第一个中国人身影。
汪潮涌说,在自己的下一个十年规划中,自己要完成的是从一个商业企业家向社会企业家的转变。那时候,他将更多关注社会层面的东西,帆船赛是其中的一个,出书、到大学讲课以及从事更多的慈善事业也是他下一个十年要做的事。
校友会湖北蕲春一中深圳地区校友分会成立
2009-09-30 11:41:24 作者:袁子弹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驻广东(深圳)办事处
本网讯(记者袁子弹 通讯员曾恩学)2009年9月27日中午,深圳市湖北大厦楚天大酒店,热闹非凡,蕲春一中深圳地区校友分会在这里隆重成立。伍翔飞、詹有力、徐超等40名校友参加会议。
校长田谷华、总支书记董来国一行26日下午从广州来到深圳,受到了校友们的热情欢迎,校友徐超、郭春阳、袁志华、王金云驱车前往车站迎接。27日中午时分,楚天大酒店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校长田谷华代表全校近6000名师生表达了对深圳校友的问候,对他们在改革开放前沿深圳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并表达良好的祝愿。校友一致推荐80届校友伍翔飞任会长,徐超、詹有力、郭春阳、袁志华、高维先、张亚飞、郑拓、夏诗能、吕志和、袁秋华、曾恒、鲁柏生、吕闻念、张继雄、李世清、华金辉、张宝华、郭小燕(女)、陈新、胡自军任副会长,王金云任秘书长,王少军、李利华、陈鑫(女)任副秘书长。党总支书记董来国宣布了名单。会长伍翔飞发表任职讲话,校友代表詹有力、徐超、张亚飞先后发言。校长田谷华向会长伍翔飞授发“蕲春一中深圳地区校友分会”匾牌,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会后全体与会校友合影留念。
深圳校友分会是在王金云、徐超、张亚飞、郭春阳、袁志华等校友的组织下成立的,迎接母校70年校庆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联系方式地址:湖北省蕲春县漕河镇豁口路126号
邮编:435300
电话:0713--7242615
网站:http://www.hbqcyz.cn http://hbqcyz.cn
校史发展湖北省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历史沿革
1939年9月:蕲(春)广(济)联立初级中学
1940年2月圆襟冲:湖北省立联合中学鄂东中学分校蕲春分部
1941年7月圆襟冲:蕲春县立初级中学
1942年2月胡家凉亭:蕲春县立初级中学,同年始设简师班
1945年10月刘公河龚背褡湾:蕲春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1945年10月蕲州文庙:蕲春县立初级中学
1946年元月高新铺:蕲春县立初级中学
1947年12月蕲州东岳庙:蕲春县立初级中学
1948年8月蕲州文庙:蕲春县立初级中学
1949年2月蕲州东岳庙:蕲春县第一初级中学
1942年2月蕲州文庙:蕲春县立第一初级中学
1949年7月蕲州文庙:蕲春县初级中学
1951年2月豁口设本部,文庙为分部;1952年春,分部全迁豁口
1953年9月豁口:湖北省蕲春县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8月始招高中班
1964年秋豁口:湖北省蕲春县漕河中学
1969年秋豁口:蕲春县漕河区中学
1972年9月豁口:蕲春县漕河高级中学
1978年9月豁口:蕲春县高级中学
1981年5月豁口:湖北省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