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大陆泽
大陆泽又名巨鹿泽、广阿泽。
大陆泽历史悠久,黄河曾数次流经大陆泽。它位于河北平原西部太行山河流冲积扇与黄河故道的交接洼地,为漳北、泜南诸水所汇,水面辽阔,跨今河北省邢台市的隆尧、巨鹿、任县、平乡、南和、宁晋六县.。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大禹导河,北过洚水,至于大陆。河即黄河,大陆即大陆泽。《山海经》称大陆泽为泰陆水。尚书.禹贡》导河:“北过绛水,至于大陆”。《尔雅.释地》:“晋有大陆”,即指此泽。西汉时期广阿侯任敖和张侯毛泽又分别把自己封地境内的大陆泽称为广阿泽和张家泊。北魏时期称大陆泽为大陆陂。到了清代,任县百姓又习惯称大陆泽为小东湖。
大陆泽历史华北平原由黄河和海河众多河流水系冲积填造而成。在华北平原形成的亿万年时间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平原湖泊,大陆泽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史志上称大陆泽广袤百里,众水所汇,波澜壮阔。
约在一亿三千多年前的一次地壳活动中,华北平原地区断裂下陷,变成了与海洋连接的浩瀚大海,滔滔海水一直游荡在太行山麓。分布在华北西部和北部的众多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涌入大海,经过漫长的岁月,填造了华北大平原。但是,平原上残留下了尚未填平的洼地,形成了大陆泽和宁晋泊这样的一些湖泊。
在宋代以前,大陆泽和宁晋泊还是一个泊淀,称大陆泽。战国时期,因地属赵国的巨鹿郡,改名巨鹿泽。晋代因隆尧东部设置广阿城,改称广阿泽。南北朝时期又称大陆陂。大陆泽是夏禹引导黄河所经之地,据《史记》记载:禹“道河积面,至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砥柱……,北过降水(即漳河)至于大陆,北扑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直到春秋中期,黄河仍按禹导河故道过大陆泽,然后向北入海。周定王五年(公元前六零二年),黄河东徒,去而不返。黄河东徒后,发源于太行山麓的浸、澌、蓼等水注入泽内,北魏以后,太行山诸水为改道流经泽西的漳水挟而北去。大陆泽水源短缺,湖泊面积缩小,在唐代仅剩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宋大观二年(1108年),黄河“北流”于邢州决口,大陆泽被大量泥沙灌入,湖底抬高,积水向北部相对低洼处排泄,汇入宁晋县的泜泽,使后者扩展成宁晋泊。到明代中期,泽内中段脱水,分成“南泊”和“北泊”。“南泊”仍叫大陆泽,“北泊”仍叫“宁晋泊”,两泊中间有新澧河相通。两泊分隔后,“南泊”有李阳河、马河、牛尾河、沙河、七里河、北洛河等注入;“北泊”先后有滹沱河、冶河、洨河、沙河、槐河、汦河、泺河、澧河、滏阳河、清河等归汇,素有“九河下稍宁晋泊”之称。明清两代,水利不兴,河流阻塞,长期为患,两泊渐渐变为沼泽,并在上世纪初最后干涸。
大陆泽面积古代大陆泽是由黄河、漳河、滹沱河、滏阳河冲积不平衡造成的一片洼地,它北起宁晋,经隆尧,至任县,全长约100多里,故有“浩渺大陆泽”、“汪洋浩荡,望之居然一湖”之称。在先秦之前大陆泽就曾名列全国著名的九处大型湖泊之内。后经洪水淤积,约于元朝末期,在隆尧与任县之间干出陆地,将大陆泽分为两洼,其南部仍称大陆泽,北部则称宁晋泊。清代大陆泽南北长约30余里,东西宽约13里,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大陆泽周边干出土地达700余顷。目前大陆泽位于任县境内,东起邓桥、吴庄,西至永福庄,北自邢穆寨和邢南公路,南部边缘可延伸至南和境内,总面积约363平方公里,主要承纳滏阳河、澧河、洺河的洪水和沥水,缓解洪水对滏阳河和下游的威胁,发挥缓洪、滞沥的作用。
大陆泽传说传说蚩尤是大陆泽附近巨鹿一带的氏族了,黄帝部落因为气候干旱从陕西东迁到邢台地区,黄帝部落于是定居在了轩辕岗一带,发展农耕,与在冀南冀中的蚩尤九黎集团发生冲突和争夺战,蚩尤顽强抵抗,黄帝九战不胜,遂转战到冀北涿鹿之阿,三大文明集团发生了激烈的交互冲突和融合,留下了巨鹿,涿鹿、获鹿、束鹿等一系列地名。
尧时,活动在河北一带,尧曾在隆尧的尧山禅让给舜,邢台以前的尧山县(唐山县)叫名两千多年,就因为这个,后来改成隆尧县了。
古代邢台西依太行,东临黄河,为黄河三角洲之地,传说夏朝建立以前,发生了大洪水,舜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在今邢台临西一带修建堤坝,但是治水不成功,舜杀了他,又派他儿子禹治水,禹用疏导方法,把黄河水从河南孟津开始疏导各大支流、主流入邢台中部大陆泽,然后又从大陆泽开始疏通九道河流入海,治水成功,舜传位给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