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自古蕴金沙,白雪红梅绽春华。
紫雾飘飘接圣宇,祥云朵朵现奇葩。
蠲烦怡性消杂症,导和除疴解困乏。
塞外明珠堪胜迹,芳香四季不须夸。
承德附近,温泉胜多,但是被清朝皇帝青睐且开辟为皇家行宫的却只有承德县头沟这一处。在距承德市区仅44公里的头沟镇汤泉村,有清代汤泉行宫,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现在仍存正殿、门殿、汤池、御制石碑、假山和围墙。
康熙皇帝第一次发现汤山温泉是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他入浴之后,觉得温泉水“更得暄暖,乃宜于体”,于是便筹划修建行宫。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承德的避暑山庄已经初具规模,汤泉行宫正式兴建。因为原有龙尊王佛庙,便将各处殿宇维修一新,在庙后的山坡上修建行宫。也就是康熙在碑文中所说,"缭以周垣,构行宫数椽,为避暑休沐之所。"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圣祖玄烨亲自撰写了《御制汤山龙尊王佛庙碑记》。碑文对汤泉极尽赞美:“考汤泉著于史传者,骊山天都最为名迹,其他亦散见于山经杂志,而兹泉尤为灵异。”汤泉行宫整体布局为前后两部分,前为龙尊王佛庙(人称水宫娘娘庙),后为行宫宫舍,被周长300米的宫墙围起来。宫舍周围有假山、游廊等。据乾隆七年(1742年)热河总管巴图的一份奏折披露,“汤泉行宫大小房连游廊一百八十七间”。留存至今的古建筑有门殿、正殿、汤泉总池、假山和围墙。
与其他口外行宫一样,随着清朝政府经营情况和注意力的转移,汤泉行宫也在乾隆年间被裁撤。但是这里却没有变成废墟,因为有神奇美妙的温泉水。清代后期、民国时期直到解放前,当地地方官和老百姓一直对汤泉行宫加以维护。解放后,政府在这里设立了医疗机构,利用汤泉水开展医疗活动,为人民群众解除病痛。20世纪90年代初,县里投资80万元,在行宫外面建起了疗养大楼,添置了医疗设备,改善了管理体制,年可接待疗养员上千人,使得汤山温泉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研究和测定,汤山温泉形成于7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是在一次规模很大的地壳变动中形成的。泉水出自石英二长岩体中的南北向构造带上,地下水经过火山通道的地热加温之后,沿断裂带上涌地面,成了温度较高的泉水。由于它在运动中溶解了一些可溶性矿物质并携带了一些气体,就成为具有一定医疗价值的矿泉。汤山温泉水温在41--44℃之间,每小时流量20吨,水中含有钾、钠、钙、镁、硼酸、氟等20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含有放射性氡气,对高血压、皮肤病、关节炎、妇科病等20多种病症有显著疗效。所以它才历经千百年长盛不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疗养人员。
汤山神秀,泉水龙灵。大自然的造化,成就了汤山温泉得天独厚的历史价值、理疗价值和旅游价值。伴随四面八方的疗养者的,是一批批文人雅士、各地游客。每当草长莺飞、群峰叠翠的季节,作家、书法家、画家,便乘兴而来,欢聚一堂,舞墨挥毫,吟诗作画,给千古汤泉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氛围。这些年来,我们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维修了龙尊王佛庙的门殿、正殿、围墙、石碑,使得古朴凝重的古建筑与钟灵毓秀的温泉水美满柔和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旅游文化亮点。
每年的阳春三月,汤泉行宫便迎来了最美好的时节。晚霞染红了西边的天空,行宫院里笼罩着超凡脱俗的宁静。温馨的晚风吹拂着假山旁边那两棵有百年树龄的小叶朴,发出轻柔的低语。人们从温热的泉水里洗浴出来,坐在树下的石桌旁,走在曲径通幽的甬道上,或品酩下棋,或闲谈漫步,微风把果林里的醉人花香和疗养楼里的欢笑声传过来,让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这情景,不由人想起康熙皇帝的《温泉流杯戏作》:“早霜满地池水清,一气涓涓惬胜情。偶坐浮杯几暇日,君臣对景论平生。”这歌舞生平的太平盛世,让人产生多少美妙的遐想。